分析:全球化中美得失
综合媒体近期报道 – 2019年初,有经济学家就用“慢化”(Slowbalisation)来表达对全球化未来前景的失望。而后贸易战、脱钩论、新冠肺炎疫情,给过去三十年的全球化重重一击。疫情给反对全球化的人提供极好的借口-多国“关闭边境”、全球制造业的脆弱、供应链存在缺陷等。但这正是反思全球化的契机。
一、 全球化进程催生新矛盾
(一)财富不均衡。财富在世界范围流动,全球化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财富对抗,而是全球资本同全球社会的对抗,由此导致全球民粹主义、全球草根政治与全球精英阶层的对抗。
(二)社会矛盾全球化。全球化推动文化、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远距离文明冲突变成近距离社会冲突,全球宏观的文明圈变成了微观的社会矛盾,甚至转化为恐怖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逆向运动,也是全球财富流动的必然产物。
(三)民粹主义盛行。全球网络化造成草根阶层大规模卷入高层政治,出现全球范围的民粹主义浪潮。西方政客为了获得选票而向草根靠拢,通过网络政治,一个人就可以挑战全球政治,这就是阿桑奇(Julian Assange)、斯诺登(Edward Snowden)、特朗普现象。
二、美国在全球化中失去了什么
(一)财富不平等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获得的巨大利润,只能被部分人获得。占美国人口0.1%最富有的人和占人口90%穷人占有的财富总量相当。正是贫富差距扩大让特朗普登上总统大位。
(二)丧失供应链控制权
美国曾设想,全球化可以提高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回报水平,帮助企业增加利润,升级产业,进一步扩大技术优势。将中国等下游产业链经济体锁死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结果却是,美国制造业的外迁积重难返,经济的空心化和金融化无法逆转。
(三)经济增长“金融化”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通过购买债券等资产变相印钞,向经济注入资金,债务不断增加。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严重依赖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巨额国债要求美联储必须维持低利率,造成资本市场严重泡沫。
三、中国产业链升级的成功经验
中国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产业链升级,主要原因是其一,政府和企业家在投资技术回报率不高的情况下,对产业升级和提高技术不懈追求,具有学习先进技术不走弯路的后发优势。其二,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下的资本,持续扩大再投资。其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熟练工人、高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成熟产业链,使得企业欲将生产转移到更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的难度加大。其四,中国企业在很多工业门类实现了规模效应,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有了比较优势,并继续向上游爬升。
中美在过去二十年的全球化中各取所需:中国得到产能、规模和就业,美国公司得到巨额利润、市值和股市大牛市。本质上说,这是双方选择的结果。
四、产业链重组方向
(一)中国产业链不会发生大规模外迁
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者。数据显示,在20个主要行业中,中国有17个行业的消费份额在全球总消费中占比超过20%。以信息电子行业为例,中国的手机销量大约占到全球销量的40%,电动车销量占到64%,半导体消费占到46%。中国的疫情导致铜、铁、镍、铝和液态天然气等关键工业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下跌。
当中国既是全球制造业的供应方,也是主要市场的时候,其国内供应链与产业链首先满足国内需求,不可能发生全部转移的情况。巨大的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可以巩固中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具有这种优势。
(二)全球产业链重组将以中国为中心进行
随着中国向制造业高价值端前进,亚洲经济体与中国的产业联系将进一步强化,使得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属性加强,亚洲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地位更加巩固。中国是韩国、日本、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以韩国三星为例,在中国生产零部件,在越南组装。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的服装业、电子业等,大部分供应链依然在中国国内,东南亚国家有限的劳动力规模使得他们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不得不依赖从中国进口。未来或许有更多的下游组装部门迁往亚洲其他国家,但他们不会取代中国,而是形成更紧密的地区供应链体系。也就是说,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的确在市场化重组,但重组依然以中国为中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