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负电价”之忧!
根据欧洲电力交易所显示,在最近几个星期天和圣诞节当天,德国的电价又低于零。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温度较高,居民用电需求减小;同时德国风电提供了大量富裕电力。当然,这种“负电价”在德国并不常见,但是由于大量绿色电力的兴起,这种情况会时不时出现。根据欧洲电力交易所提供的数据,2017年德国电价低于零的情况就超过100次,这意味着德国用户在那些时点用电不仅不花钱,还要倒补贴他们钱。
例如在星期天,德国工厂和一些用电大客户,每用千度电会得到60美元的倒贴。
关于“负电价”缘由和造成的后果,我们认为有以下主要原因:
首先,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某一时段电力供给大于电力需求。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居民和企业都处于休闲状态,用电量需求特别低。而此时,德国的电力供应却依然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生产,导致供大于求。
其次,风电特别受气候因素影响。在德国,风电占电力供应12%左右。遇到大风狂作的天气,风轮机运转速度加快,将比平时多生产好几倍的电力。
另外,有时候德国的其他主要发电渠道,特别是火电和核电厂,并不能随时调减电力供应,导致电力交易市场出现“负电价”。
在欧洲区域,德国的“负电价”突发情况出现次数最多。德国也没能及时将富裕的电力输出给邻国,以平衡电力市场。在最近一次10月一个周末,“负电价”居然持续31个小时。其中最“顶峰”的一个时点,每千度批发电价,倒贴给消费者98美元。
换句话说,如果谁在那个时刻抓住了机会,就会轻轻松松每千度电赚98美元。风电和太阳能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它们是随着风力和太阳辐射不断强弱而发生变化,当人们最需要用电的时候,反而无法满足。
目前电池储能技术也有待突破,还不能将所有富裕电量都储存。老的燃煤电站需要花较长时间来增加或减少电量,他们无法满足迅速改变电量供应的要求。
和大部分传统电网一样,德国电网设计遵循的是需求原则,而不是遵循气候变化原则。一家能源咨询公司负责人库尔特说“传统能源电力向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变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电网设计理念。”“负电价”表明:德国的电网,以及其他国家的电网,目前都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新能源电力调控需求。
目前,电力储能技术和跨国电力输送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但电力管理者的一些措施可能会有所帮助。例如,德国政府鼓励用电客户在电力过剩时刻大力用电。这很简单但很有效,鼓励人们在电力充裕时段开动洗衣机;鼓励工厂在电价较低的时候完成耗能较大的任务。
在德国,批发用户的电价成本仅仅为普通电价的1/5左右,电价其他部分主要是税费和电网使用成本。由于存在“负电价”的情况,这意味着用电比不用电更划算。电力供应商也不傻,他们现在不断学会适应这些新情况。德国最大电力运营集团,莱茵电力公司,雇佣了一位气候预测专家,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控风力发电,以满足人们不同电力需求。
针对“负电价”,莱茵电力公司也积极协调各种发电系统来弹性利用。例如,电价为负时就用抽水系统将大量水资源储存在山间水库,当电价高的时候就用水电系统发电。莱茵公司商业资产总裁马丁说到“这种调节能让我们赚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