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抬高电价促发展:上策还是对策?
缅甸政府于2019年下半年上调电价,企业和民众对此存在着诸多分歧。在这样的局面下,缅甸此次电力改革能否促进国家的发展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似乎愿意接受电价上调,因为这意味着供电更稳定,停电事故更少。同时,这也有助于降低维护机器和其他生产成本,因为停电时人们会使用柴油发电机这类昂贵的能源设备。
另一方面,由于缅甸人均收入较低,许多家庭可能会觉得电价提高幅度太大。高电价意味着老百姓不仅要为自己的家庭用电支付更多费用,还要为其他用电的商品和服务买单。
自2012年缅甸实行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以来,在过去几年里,缅甸经济快速发展,平均增长率接近7%,同时用电量也大幅增长。根据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公布的《缅甸2019年度咨询报告》,从2012年开始,缅甸用电量平均每年增长15%。
在电价上调之前,缅甸每户居民都享有该地区最低的电价——约0.2~0.3美元/千瓦时,而该地区其他低收入国家的电价为0.6~1.2美元/千瓦时——这导致了家庭用电过高。此外,低电价还造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因为政府资金有限,而私企几乎不热衷于投资高风险低收益的项目。缅甸用电需求远远大于有限的供给,导致断电频繁,并阻碍了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落后、供应不稳定进而影响了国内外的投资。
与此同时,电力产业还获得了政府补贴,从2013/2014财年的1850亿缅元到2017/2018财年的3630亿缅元,占GDP的 0.4%。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电力产业的补助,只会让政府蒙受更大的损失。
多年来,缅甸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解决电荒问题,例如,2014年通过新《电力法》,向私企开放电力行业投资。同时,政府还意识到要升级能源基础设施,以满足国内增长迅速的需求。
此外,缅甸发电总装机容量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从2010年的2682兆瓦增加到2018年的5642兆瓦,翻了一番。2015年,政府发布国家电气化计划,计划到2025年要把电能覆盖率从28%提高至75%,到2030年实现全面电气化。目前,政府主要采取扩大电网容量和增加偏远地区的离网供电这两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虽然这些行动值得称赞,但还不够。缅甸仍然有很多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如电价补贴、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瓶颈、与电力相关的国企产能薄弱等。
从这方面来说,此次上调电价改革意义重大,将能促进电力产业的结构性改革。
首先,电价上调将有助于减少用电过度和浪费,以鼓励个人和企业更节俭地用电。另外,以节能为重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提高电价也将提高商业发电厂的盈利,让该行业更有吸引力,以此获得民间投资。这对缅甸经济发展有积极的长期影响,因为大量的外国和民间投资有利于构建一个更现代、更高效、更盈利的电力行业生态系统。
最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公众出售电能会致使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补贴日益升高,而高电价大大减少了由于补贴电力行业而带来的财政负担。财政状况的好转允许政府转移以前用于补贴的资源,为必要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尤其是要扩展主要电网,改善离网接入。
当然,强制提高公用事业价格并非易事,许多政府对于实施这项不得人心的政策犹豫不决。从该层面来说,缅甸政府推进提高电价改革值得称赞。要让公众接受这项改革,政府要更有效地与公众沟通高电价带来的中长期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向民众强调,一个更高效、更盈利的电力行业会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还要努力在发电、输电和配电方面提高效率,尤其是电力行业的国有企业。政府还要为电力部门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以鼓励更加明智审慎地使用电力。
长期以来,电力产业一直是缅甸经济增长的瓶颈,但政府着眼于未来,大胆地提高电价,相信这一举措终将惠及千家万户。
(《缅甸时报》 文/李在荣 保罗·赫尔南多 郎塔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