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机械企业如何正确打开印度市场?

发布日期:2018-12-24 14:08:34来源:销售与采购联盟作者:
印度塑料市场有着旺盛的需求。与此同时,印度的塑机缺口也十分巨大,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若抓住了,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财富。也就是说,中国塑料机械企业若成功进驻印度市场,将获得巨大的收获。

中国企业家为什么要去印度开拓市场,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了四大因素。首先,印度是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大国,目前印度人口13.6亿,庞大的人口带来了庞大的市场和消费需求;其次,印度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增速仅次于中国,而且国际机构预计,印度经济增速可能在这两年超越中国,印度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正在提升;第三,印度的整体消费水平相比还比较低,多数人都还处在比较基本的解决温饱的需求上,市场层次和消费结构升级空间都非常大,在很多领域,中国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水平比印度要高,中国企业走出去满足其市场需求有优势;最后,印度政府对外资持开放态度,简化审批,便于国外企业进入投资办厂,另外,印度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价格都相对低廉,对于国外企业进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中国塑料机械企业如何正确打开印度市场?

综合多方因素,从大方向来看,印度市场对中国企业极具吸引力。往小了说,中国塑料机械企业对打开印度市场也是志在必得。AIPMA数据显示,目前,印度塑料市场产品消费有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其中印度西部地区占47%,北印占23%,南印21%,而东印仅有9%。当前印度人均塑料消费量仅有11千克,而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为60千克;印度计划到2020年,达到人均30千克。目前印度已经开始采取多种举措,比如,建立塑料工业园区,促进塑料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印度塑料市场有着旺盛的需求。与此同时,印度的塑机缺口也十分巨大,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若抓住了,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财富。也就是说,中国塑料机械企业若成功进驻印度市场,将获得巨大的收获。

据分析,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相比于其他海外市场似乎更加成功和顺利。那么,中国塑料机械企业该如何打开印度市场呢?

第一,中国塑机企业可与本地企业合资,通过与印度本土已经占据一定市场和拥有技术产品实力的企业合资,介入印度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有巨大需求的产品。

第二,通过投资控股当地企业参与印度市场。

第三,生产本地化。中国塑料机械企业可以尝试着走“本土化道路”,在当地生产和打造相关产品,并在当地雇佣员工,一方面为当地创造就业和提供纳税,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会非常欢迎;另一方面,当地的劳动力丰富,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比较低,相比在国内生产可以节省大笔成本,这对塑机企业而言都十分有利。

第四,技术路线和知识产权。在印度加大专利的申请力度,以免不必要的专利纠纷。中国塑料机械企业想要在印度市场发起猛攻,为更大市场份额打基础,就必须防患于未然。

第五,强势的市场策略和强大的渠道推广,由于印度市场地域宽广,市场空间大而分散,加上印度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面对复杂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深耕细作,建立足够强大的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

最后,中国塑机企业必须与印度政要和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在印度投资或者打成功入印度市场的企业来看,这是一点非常重要的经验。

中国塑料机械企业如何正确打开印度市场?

虽说印度市场对中国塑机企业极具吸引力,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想要顺利进驻印度市场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印度税改”就对中国企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中国企业出口印度的成本增加;中国企业在印度本土的建厂速度加快;促进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印度当地企业,尤其是高科技的初创企业,因为,此次印度税改对初创企业扶持力度加大。除了税收制度的影响,从其他方面来分析,印度的市场环境、投资政策、外汇监管、法律环境、中印文化差异等都为中国塑机企业进驻印度市场埋下了一定的风险,中资企业落地印度还需要很长的适应期。

首先,中资企业在印度遇到的市场问题包括市场信息不透明,秩序混乱;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竞争压力大,价格战激烈;市场实际需求与预期差异大。 

其次,资金运营商的问题则有汇率波动大,风险高;外汇管制严,资金进出难;企业融资难,成本高;拖欠较常见,信用环境待提高的问题。 

再次,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包括法律体系复杂,对争议处理没有信心;税务体系复杂,成本高;投资政策变化大,不确定性大等。 

最后,就是文化差异问题。印度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较低;本地员工流动性大;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差异性大;市场诚信不足,找好的合作伙伴比较难。

以上提到的这几点虽然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但换位思考,中国塑机企业也可从这几大方面着手,避重就轻,在决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各个因素,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中国塑机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的同时,要明确自身发展目标,严格评估自身优势与劣势,从而能够扬长避短,在决策与执行的时候也能够因地制宜,最终成功进驻印度市场。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