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研究要把握全局性和系统性

发布日期:2017-04-21 14:22:18来源: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作者:
2017年4月21日“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是我国政府在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上的积极探索,旨在建立与海权经济并行的陆权经济新模式,并与世界共享创新技术和知识,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生态的全方位“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是一

2017年4月21日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是我国政府在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上的积极探索,旨在建立与海权经济并行的陆权经济新模式,并与世界共享创新技术和知识,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生态的全方位“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因此,加大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必须注重理论研究的全局性和系统性。

一、要有宽广的视野,把握空间上的全局性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是适应国际国内局势,将世界发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做好“一带一路”研究,首先就要研究“一带一路”愿景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深刻理解“一带一路”愿景的提出是符合时代潮流、适应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深层影响至今仍在持续扩散,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世界各国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也在深刻调整,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一带一路”愿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旨在促进市场的深度融合、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推动沿线各国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均衡、普惠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二、要有历史的眼光,把握时间上的全局性

“一带一路”是世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研究的全局性不仅要表现在空间上,还要表现在时间上,即要将研究贯穿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准备与实施的各个阶段。我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一带一路”,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深厚历史文化根基,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国情和国际局势,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保证党和国家战略决策以及党和国家全部工作顺利进行,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愿景的历史合法性、文化传承性与现实延续性。

三、要有发展的、普遍联系的眼光

从发展实践而言,“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实践的相互融通与转型升级,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不是空想,而是能给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实惠的国际合作倡议,是在坚持普惠原则的基础上,让沿线各国和地区都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获得最大利益。从发展的理论看,“一带一路”对内是继承发扬了我国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观,对外则是在形成国际政治共识基础上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倡议。这种区域发展观可称之为“区域协同发展观”。用发展的、普通联系的眼光研究“一带一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的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长远性的、根本性的国际性合作倡议,体现的是和平、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仅立足于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任何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搞短期效应、短期化行为的,都是与这种精神相违背的。

第二,既要加强自我宣传的力度,也要加强海外传播的力度。要将“一带一路”宣传工作扩大到非沿线国家,加大海外传播力度,避免对“一带一路”的自说自话式的宣传。切忌简单地将“一带一路”进行区域分割,要处理好沿线国家和非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三,要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仅是关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倡议,而且是关于沿线国家甚至世界更多国家与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政党以及国别、外交、外宣、宗教、法律、民族、民俗、文物、军事、安全、教育、民生、环境、互联网、大数据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合作倡议。各级科研院所、智库研究机构,尤其是高校应该突破单视角的理论学术视野,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对“一带一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要充分发挥智库产业的作用

推进和实现“一带一路”合作,智库的角色不可或缺。智库产业可以理解为“智库+” ,即“智库+政府决策”、“智库+高端人才”、“智库+高端产业”、“智库+金融市场”、“智库+科研咨询”。智库产业体系即形成以政府政策开放带动、参政议政的高端人才聚集推动、高端产业集聚拉动、金融市场融合互动、科研咨询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全智能产业链条。

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智库产业应有一席之地,它可以提供智力支持与合作平台。其作用可以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智库产业可以以合作先行,将国内领先智库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进行对接,建立以我国智库为主导的多个高端国际合作对话沟通机制,深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结构、技术能力、资源禀赋,从而合理规划产业合作方式,提升产能合作效率,加快产业的区域转移和合作。二是智库产业可以参与产能转移过程,优化产能合作与分工协同。通过构建“一带一路”跨国家跨区域智库产业园区,促进合作产能的落地建设和发展,可以加速区域间协同分工的进程,促成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三是以智库产业合作为枢纽,将各国文化、宗教、政治等研究机构融合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为经济合作提供软实力支撑,使得智库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协调、人员流动、信息沟通和社会文化交流的“智能载体”。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载:中国民族报

作者:于今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