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资入岛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突破
开放陆资入岛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中的一件大事,从此开启了海峡两岸“双向投资”的新时代。尽管仍然有很多限制,开放的幅度并不大,但这毕竟是两岸经济合作交流向正常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突破!
从1991年开始开放台商到大陆投资,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八个年头了,但陆资入岛却一直没有开放,始终都处于“单项投资”的不正常状态;而从2009年4月26号第三次“陈江会”达成了陆资入岛的共识之后,到6月30号台湾当局宣布开放陆资入岛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经过一年来的良性互动,两岸互信不断增强,这是转变的根本原因。
从客观上讲,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刺激之下,双方迫切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对付金融风暴对两岸经济的冲击,使得两岸形成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台湾经济属于外向型经济,完全靠外销维持经济的成长,国际金融风暴对台湾经济的冲击更大更严重,大陆急台湾之所急,帮助台湾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所以,开放陆资入岛政策,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使然。
据台湾官方统计,到2009年5月为止,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累计核准金额超过771亿美元,但由于陆资不能入岛,导致两岸资金流动失衡,两岸产业资源的配置及流通受阻,两岸经济整合丧失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现在所做的只是抓紧时间“补课”而已,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尽最大的努力弥补以往的损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根本谈不上“快”,开放陆资入岛只是迈向“正常化”的第一步,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机制化”或者说是“制度化”,那就是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这样,两岸的经济合作交流才能稳定发展,真正做到“可长可久”,共创双赢,造福于两岸同胞。
台湾许多企业家和经济方面的专家都认为,开放陆资入岛对提振台湾的经济景气非常有好处:
第一,可以增加台湾的就业机会,增强台湾民众摆脱当前经济困难的信心;
第二,这些开放措施有助于增加台湾产业资金以及活络台湾的金融市场;
第三,通过双向投资,将扩大两岸的经济合作领域,两岸经济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向国际社会显示了台湾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有利于台湾吸引外资。
总体来说,开放陆资入岛对台湾抵御国际金融风暴、提升国际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陆企业界不断入岛考察台湾的投资环境,寻找投资的机会,以因应台湾开放陆资入岛政策的实施,表现出很高的意愿和热情。但是目前开放192项大陆资金来岛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两个方面,特别是服务业占了总数的二分之一强;而公共建设只开放了11项,特别是大陆企业希望投资的中草药、面板、半导体和营造业,都不在第一拨的开放名单内;另外在138家大陆国营大企业中,台湾认为有9家是军方投资的企业,也不得参与岛内投资,对于这9家大型企业来说当然也很失望;共同工程的承揽部分,也暂不开放。实际上台湾在这方面也很需要有资金的投入,但是岛内资金在这方面投资意愿并不高,而大陆有充足的资金想投资共同工程却暂不开放。所以这种开放是“有限度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