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关料催生新市场需求生活模式

发布日期:2014-12-11 13:01:01来源:澳门日报作者:

  【本报消息】特区政府公布本月十八日起,莲花口岸实行廿四小时通关,关闸口岸前后延长通关时间各一小时,青洲跨工区口岸则在凌晨至早上七时临时开放给澳门居民、学生、内地劳务人员使用。澳门即将进入廿四小时通关年代,社会准备好未?学者认为,新通关措施对澳人的生活、生意经营模式、楼价等都会有影响,人资问题成考验,整体效果需时观察,冀受考验的下届政府做好规划及预案。

  换取更大发展空间

  科大昨日下午三时举办“延长通关时间的作用及意义”座谈会,主持人兼科大协理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庞川指出,不应简单视新措施只为缓解市民和旅客的通关、交通压力,中央此时批准新措施另有深意,须从区域合作、产业多元的宏观角度理解,延长通关时间实为澳门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新措施必定对民生有影响,如楼价、交通、零售、酒店等,需要时间观察效果,希望学者多作科学研究、分析。

  他说,过去澳门与珠海等地合作未能再进一步,生产要素流通不够是其一原因,通关时间延长有利生产要素流通,可深化区域合作。强调任何政策都有正、负面影响,负面方面包括交通、人资压力增加,如何解决问题及用好政策,将考验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智慧。

  营商延长人资更紧

  就澳门准备好廿四小时通关未?澳门经济建设协进会理事长杨道匡称,澳门海路廿四小时对外通关有一定经验,陆路全天候通关要有适应期,通关模式、交通、如何吸引旅客下半夜来澳等方面要关注。他称,即使现时澳门最繁华的新马路,大部分商店晚上八时半后都陆续关门,旅客无选择下只能到大型酒店去消费。相信新通关措施会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必改变商业经营模式,人力资源需适当配合,或要多一更员工,去延续商店营运至下半夜。强调此改变不但在零售,还会在餐饮、交通甚至政府部门的服务时间等方面,澳门人力资源本已相对拉紧,能否应付需观察。

  更多澳人珠海居住

  澳门楼价、租金高企,不少居民憧憬廿四小时通关可作纾缓剂,杨道匡表示认同,尤其租金方面。因现时澳门约有十五万外雇,至少三分一已在珠海居住,全天候通关后,相信会有更多外雇以珠海为家,澳门楼价、租金会调整。他又预期,澳人或会有新的生活模式,更多人“珠海居住澳门工作”,此乃大势所趋,亦符合《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内的城市群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及优质生活圈建立等。

  杨道匡不担心澳门与内地居民间的价值观不同问题,因澳门是开放型的国际城市,现时讯息交流很便捷,不一定要“人在此”才会改变彼此的观念,廿四小时通关影响不会大。不过他提醒特区政府要参考其他地区经验,及早制订一些规划及预案,去应对廿四小时通关所带来的改变。

  突破博彩主导格局

  科大商学院会计与财务金融学系系主任刘成昆认为,澳门地方狭小,本地实施经济适度多元效果不显著亦很难,延长通关时间一定程度延展了澳门的发展空间,加上澳、珠基建对接,合作开发横琴,双城深入融合,有利澳门拓展非博彩业,如教育、中医药、零售、会展、红酒等行业的发展,突破博彩主导的经济格局,实现适度多元。

  科大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助理所长宋雅楠指出,澳门要发挥好内地和葡语国家交流沟通的商贸平台作用,必须尽量减少对生产要素跨界流动的障碍。廿四小时通关可降低现时要素跨界流动的限制,无论物流、人流都将更加自由化和便利,有利澳门发挥商贸平台作用。

  参与昨日座谈会及发言的学者还有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吕开颜。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