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六建议促区域合作
【本报记者黄楚慧广州十二日电】在泛珠高层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立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在演讲中均关注泛珠合作,建议要着力提升产业协同发展,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于环境、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外部型连接较强的事项,可以考虑跨区域承担。
体制创新建合作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立峰表示,本届大会将开启第二轮泛珠合作,各方努力把区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的新阶段,提出六点建议。一是要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不断完善高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的网络,加快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区域互联互通的水平。二是要着力提高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明确区域整体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区域产业转移引导制度和区域产业链条上下游联动机制。三是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跨省区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四是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借鉴港澳经验,在泛珠九省区范围内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全面清理存在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闭行为的政策措施。五是注重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交流互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强与港澳在商贸、旅游、金融、物流、会展、文化等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促进港澳稳定繁荣。六是着力构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前海、南沙、横琴、平潭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调整重持续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为增长由高速转换到中高速,意味着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重大调整。提出:第一,以产业间分工合作为主,逐步转向以产品价值链分工为主,进一步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大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企业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主导作用,深化产品价值链区际分工。
第二,从资源要素互补式合作逐步转向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打下基础。第三,从以GDP增长为主导逐步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第四,从松散型合作逐步转向机制化合作。比较重要的:
一是要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对于环境、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外部型连接较强的事项,可以考虑跨区域来承担;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对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探索建立有关各方共同投资的机制;三是构建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还可以探索建立跨区域企业税收分享机制、区域内财政横向转移制度等,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