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健倡珠澳关单边验放

发布日期:2012-02-28 14:17:17来源:澳門日報作者:
  珠海拱北口岸去年全年客流量达九千四百万人次,预计今年突破一亿人次,已超越深圳罗湖口岸,成为中国第一大陆路口岸。由于珠澳两地边检设施每日处理客流量有限,每逢重大假节日,游客通关需时,各界一直希望改善两地旅客检放能力,以提升两地旅客接待能力。   欧美较多采用   珠澳口岸通关问题多年来成为澳区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澳区全国政协委员钟小健指出,随着珠澳口岸客流量的持续增长,口岸通关效率相对下降,拱北口岸现时已成为制约内地与澳门两地人员往来和经贸发展的瓶颈。在今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将会联同欧安利、黄如楷两位委员提交有关珠澳口岸出入境实行“单边验放”的建议,希望尽快着手研讨在珠海及澳门口岸实行出入境旅客“单边验放”的通关方式,以加快两地口岸的通关能力。   钟小健指出,“单边验放”是指珠海或澳门双方对出入境人员或车辆只“验出不验入”。事实上,在欧美各国的出入境措施中,较多采用“严入宽出”的措施,以简化旅客离境手续。但本澳与内地之间的情况有别于欧美国家。他认为,对旅客“验出不验入”较为适合,一方出境检查的亦是另一方的入境检查,这种模式能达到两地资源共享、警务合作。   目前单以拱北口岸出入境人数的增长,估计今年将突破一亿人次,随着广珠城轨和港珠澳大桥建成、横琴开发加速等,可以预期未来的通关压力大为增加。钟小健表示,虽然两地一直想方设法提升通关能力,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过境人流;在重大节日,旅客需要等候两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出入境手续,直接影响内地游客到澳门的旅游热情,亦影响澳门迈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城市形象,以至两地投资环境。   地小难扩设施   他认为,两地“单边验放”有利于珠澳两地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领域交往,但单纯依靠扩建口岸、增加编制等方式提高通关能力,一段时间过后又会面临旅客增加。与此同时,本澳土地资源紧缺,地方狭小,再扩建口岸设施,只会令成本与困难增加,“单边验放”相对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他相信,“单边验放”在于两地边检的技术问题,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只要有创新思维及提出具体方案,先行先试,建立完善的“单边验放”措施并不困难,最终将有利于两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