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主要行业最新情况

发布日期:2007-01-02 17:31:43来源:商务处作者:
【纺织业】 纺织业是斐济传统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斐济第一大出口产业和第二大外汇来源(仅次于旅游业)。1999-2000年出口达到顶峰,出口额为3.47亿斐元,从业人员高达19,000人;然而随后一直持续下降,2005年的出口额仅为1.42亿斐元,从业人员下降到9,000人。斐济服装纺织品协会主席Ramesh Solanki表示,斐济纺织与服装行业目前面临严峻的考验,其原因主要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一体化关税减免、斐政府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不够努力。他认为政府应不遗余力地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更多出路,从而避免服装出口的进一步下滑。 2006年1-9月斐济纺织品与服装出口额为7,594.6万斐元。 【蔗糖业】 蔗糖业是斐济传统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近百年来在其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斐全国共有200,000人口依赖于该行业。甘蔗产区集中于Ba, Lautoka, Sigatoka, Nadi, Tavua, Rakiraki, Labasa 和Seaqaqa等地,由国营企业—斐济蔗糖公司经营,在Lautoka, Ba, Rakiraki和 Labasa建有4家制糖厂。2004年的糖产量为311,000吨;2005年的产量为304,000吨,甘蔗和蔗糖的产量比一般为10:1。近年来,斐蔗糖业出现滑坡,2003年下降了3.2%;2004年无增长;2005年下降1%;从2006年开始,斐政府致力于对蔗糖业的整改,其中包括利用印度的技术援助;斐议会批准为斐济蔗糖公司提供两笔共5,400万斐元的贷款。除传统的欧洲、美国市场外,斐拟进一步开拓马来西亚、新西兰和中国市场。 【旅游业】 斐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风光优美如画,堪称南太平洋上的璀璨明珠。斐旅游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斐济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斐从旅游业获得的总收益约为7.291亿斐元, 占其GDP的24%。与2004年7.176亿斐元相比,增加1,150万斐元,同比增长1.6%。 2004年赴斐游客为498,518人,2005年游客总数为549,911人,与2004年同期的498,518人相比,增加51,393人,涨幅10.3%。2006年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二季度旅游收益为1.712亿斐元,游客数为134,913人。全年斐济旅游业预计创汇9.64亿斐元(约6.025亿美元),其中70%来自斐济宾馆饭店业。斐每年游客人数将以12%左右递增,其中40%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是抵斐游客第2大来源国,然后依此是美国、英国、欧洲大陆、日本和韩国。斐旅游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多达4万余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15%。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旅游业已经逐渐超越其它传统行业,成为斐济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斐旅游业目标是到2007年入斐游客人数达600,000人次;年收入达到10亿斐元。我国政府已批准斐济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国,若能解决直航问题,斐济有望在未来成为新的出境游热点。 【农业】 农业在斐济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约占斐GDP的19 %,其出口占斐济外汇收入的43%,就业人数占斐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 斐济国土面积为180万公顷,可耕地面积约为28.8万公顷,仅占16%,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带,河流三角洲及两大岛屿的山谷。可耕地中,24%的土地用于耕种甘蔗,23%种植椰子,其余的土地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如芋头、木薯、面包果等。小麦和面粉全靠进口,大米能自给20%。近年来,斐政府努力发展多种经营,推广水稻、生姜种植,试种向日葵、土豆等作物。生姜现已成为斐一发展较快的行业,有力地促进了斐的出口。 斐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4年 2005年 甘蔗(万吨) 297.1 295.2 干椰子肉(万吨) 1.0091 1.1291 椰油(吨) 8.242 9.533 可可(吨) 12 15 生姜(吨) 3680 3652 水稻(万吨) 1.4358 1.5189 牛(吨) 2233 2252 猪(吨) 900 1065 羊(吨) 1200 1170 鸡(万吨) 1.29 1.209 鱼(万吨) 2.2973 2.9609 (资料来源:斐济国家统计局) 2006年6月20-22日, 由牛盾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农业部代表团一行7人访斐,并出席在苏瓦举行的中斐农业联委会第二次会议。 会议期间,中斐双方就南南合作、水稻种植示范项目、水果蔬菜深加工示范项目以及禽流感防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磋商,并达成了共识。双方约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中斐农业联委会第三次会议。 【林业】 据统计,斐济全国有自然森林93.5万公顷,国土森林覆盖率达52%,此外还有约9.1万公顷人工种植林,包括4万公顷松木和5.1万公顷桃花心木(Mahogany)。后者是斐主要经济型木材,每年采伐量在5万立方米以上,高质量和中等质量(微小瑕疵)木材约占产量的四分之三。2005年斐林业产值为4,506万斐元,同比增长7.2%。2006年1-9月斐林业产值为2,491万斐元。 斐政府规定,从事伐木业的外国投资企业,斐济投资者必须至少持有30%股份,但木材加工企业可以由外商100%独资经营;斐济禁止出口原木,木材出口以半成品为主。 斐济林业资源除了桃花心木,还有大量的竹、藤木以及椰子树。由于斐有充足的优质木材供应,家具工业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到2001年底,斐济共有家具工厂约50家(包括4家免税工厂),大多数是中、小厂商,主要是满足斐国内市场需求。从90年代初起,斐济家具开始出口,2001年家具出口额约586万斐元,主要市场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 据斐济渔业和林业部伊莱蒂亚•图伊塞塞(Ilaitia Tuisese) 部长预测,斐红木收益为3,000万斐元。他还透露,2005年红木产量有望从60,000立方米提高到90,000立方米,主要产自维提岛(注:首都苏瓦所在岛);除了红木,瓦努阿岛(北岛)明年松木产量将达到2,000万斐元。斐济热带松木公司(Fiji Pine Tropik Woods Limited)将在Bua新码头Wairiki修建1,500万斐元的加工厂,用于加工25,000吨松木。Wairiki码头计划于今年底完工,耗资2,350万斐元。斐渔业和林业部长表示,该部已投资660万斐元修建有关设施,设立培训课程以提高其林业从业人员技能。目前有46家本地公司从事500,000立方米木材采伐。 【渔业】 渔业是斐济经济的传统产业,也被认为是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占农业产量的20%及GDP的1.5%。斐济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中最重要的经济鱼种是金枪鱼,包括黄鳍、大目、长鳍和鲣鱼,年可捕量1.5万吨,目前,有大约137条各国渔船在斐济水域从事金枪鱼捕捞。金枪鱼主要出口到日本和美国。此外,斐济周边海域还蕴藏着大量深海笛鲷、旗鱼、剑鱼、苏眉鱼、海参等水产品。水产养殖包括:对虾、海藻、巨蛤和罗非鱼等。 斐济水产品加工的主要产品是金枪鱼罐头和金枪鱼背脊肉(loin)。2005年渔业产品的出口额为8,290万斐元,其中鱼罐头出口额为158.2万斐元。 为保护渔业资源,斐济政府于2004年开始加强对捕鱼许可证的管理,对水产品加工企业也制订了一些限制政策。然而,斐渔业仍是颇具投资吸引力的行业,特别是在水产养殖(如淡水虾)、水产品的干制、熏制等领域。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