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开拓建议
一、泰国摩托车工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壮大
泰国的摩托车工业与汽车工业几乎同步发展。上世纪60年代以前,泰国摩托车全部依靠进口。60年代初,泰国开始引进国外摩托车生产线,与国外摩托车厂商联营,在泰国设立摩托车装配厂,从组装起步,逐渐过渡到自制国产摩托车。
泰国的摩托车市场由日本产品占主导地位。目前泰国有5家摩托车装配厂,其中4家生产日本品牌摩托车,即本田(Honda)、铃木(Suzuki)、川崎(Kawasaki)、雅马哈(Yamaha),另外一家是生产意大利的Cagiva豪华摩托车。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泰国已经取消了摩托车生产当地含量的规定,以便提升国内摩托车产业的档次、质量,增加产业竞争力。泰国的摩托车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及东盟国家。泰国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摩托车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中心。目前在世界摩托车出口额排名中,日本、意大利和中国分别排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泰国排在第9位。
二、泰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现状
(一) 生产情况
1996年,泰国摩托车产量曾达到143.78万辆。进入1997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泰国摩托车产量一度下滑,到1998年产量仅为60万辆。2000年,泰国摩托车产量又恢复到112.57万辆。2003年,首次突破200万辆,达237.85万辆。2005年产量突破300万,达354.8万辆。2006年上半年产量为181.68万辆。
泰国生产的摩托车95--99%以上为家用型摩托车,1—5%是运动型摩托车。
(二) 国内销售
泰国摩托车约60--70%在国内销售。1996年,泰国摩托车国内销售量曾达到127.66万辆。1997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产量下降,销售量随之降至91.07万辆。2002年,国内销售量恢复到132.77万辆。2004年,销售量突破200万辆,达202.68万辆。2005年,国内销售量为211.24万辆。今年上半年,泰国摩托车国内销售量达110.10万辆。
表一、泰国摩托车生产及国内销售情况表 单位:辆
年份 | 生产总数 | 家庭用 | 运动型 | 国内销售 |
1996 | 1,437,794 | 1,265,434 | 172,360 | 1,276,630 |
1997 | 1,081,044 | 982,012 | 99,032 | 910,664 |
1998 | 600,497 | 563,570 | 36,927 | 526,845 |
1999 | 846,426 | 810,920 | 35,506 | 604,010 |
2000 | 1,125,723 | 1,089,476 | 36,247 | 783,678 |
2001 | 1,209,995 | 1,145,001 | 64,994 | 907,100 |
2002 | 1,961,809 | 1,903,302 | 73,842 | 1,327,675 |
2003 | 2,378,491 | 2,368,272 | 56,406 | 1,766,860 |
2004 | 2,867,295 | 2,787,136 | 80,159 | 2,026,841 |
2005 | 3,548,132 | 2,265,888 | 92,622 | 2,112,426 |
2006(1—6月) | 1,816,750 | 1,082,127 | 41,628 | 1,101,048 |
注:2005年产量中包含CKD1,189,622辆,2006年上半年产量包含CKD67,533辆。数据来源:泰国汽车工业协会
(三)出口情况
泰国摩托车约30--40%出口。1999年以来,泰国出口摩托车及配件在数量及金额上均呈上升趋势。2004年,出口金额已逼近300亿铢,达295.74亿铢(约合7.4亿美元)。2005年,出口金额增至349.27亿铢(约合8.8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其中,2005年出口摩托车(CBU和CKD)数量为133.76万辆,占国内摩托车生产总数的37.7%,金额为227.69亿铢(约合5.7亿美元),OEM及配件114.28亿铢,零配件7.30亿铢。出口的摩托车中CKD(Completely Knocked Down 完全散件组装)118.96万辆,占出口总量的88.9%。2006年上半年,泰国摩托车出口76.05万辆,占国内摩托车生产总数的41.9%,出口摩托车及零配件金额180.66亿铢。泰国摩托车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菲律宾、印尼和比利时。
表二、泰国摩托车出口情况表
金额单位:百万泰铢 数量单位:辆
项目 年份 | 总金额 | CBU&CKD | OEM及配件金额 | 零配件金额 | ||
数量 | 金额 | |||||
1996 | 7,169.96 | 177,635 | 5,310.63 | 1,609.24 | 250.09 | |
1997 | 7,448.89 | 137,055 | 4,879.43 | 2,168.90 | 400.56 | |
1998 | 10,055.5 | 244,546 | 8,440.35 | 1,023.19 | 591.99 | |
1999 | 8,506.48 | 214,310 | 6,330.10 | 2,012.62 | 163.76 | |
2000 | 10,790.1 | 267,248 | 7,421.04 | 3,180.33 | 188.74 | |
2001 | 12,756.4 | 272,301 | 7,833.36 | 4,161.58 | 761.44 | |
2002 | 14,013.7 | 585,320 | 8,318.58 | 4,269.81 | 1,425.3 | |
2003 | 17,585.9 | 604,995 | 8,732.62 | 6,634.08 | 2,221.2 | |
2004 | 29,574.2 | 831,287 | 14,529.84 | 11,747.2 | 3,300.2 | |
2005 | 34,926.8 | 1,337,586 | 22,768.99 | 11,428.22 | 729.56 | |
2006 | 18,065.5 | 760,528 | 11,915.88 | 5,897.49 | 252.15 | |
| | | | | | |
注:2006年为1—6月份数据。数据来源:泰国汽车工业协会
(四)进口情况
泰国摩托车进口92%以上来源于日本。其次为德国和中国。2003年—2005年,泰国进口摩托车金额分别为3240万美元、3840万美元和449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2.73%、18.52%和16.93%。其中,2005年,泰国分别从日本、德国和中国进口摩托车金额为4240万美元、120万美元和90万美元,分别占94.43%、2.67%和2.0%的市场份额。今年1—7月,泰国进口摩托车金额为3190万美元,同比增长46.33%。
泰国摩托车零配件进口逐年增加,但市场已由日本占主导逐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国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且逼近日本。2003年,泰国进口摩托车零配件1亿美元,其中,从日本进口4250万美元,占进口额的42.46%,从中国和印尼进口额均为1310万美元,均占13.09%的市场份额。2005年,泰国进口摩托车零配件增至1.5亿美元,分别从日本、中国和印尼进口4670万美元、3070万美元和3010万美元,分别占31.11%、20.45%和20.05%的市场份额。2006年1—7月份,泰国进口摩托车零配件1.17亿美元,分别从日本、中国和印尼进口3080万美元、2750万美元和1950万美元,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6.32%、23.50%和16.67%。日、中所占市场份额已接近50%。
三、泰国摩托车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市场开拓建议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世界摩托车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泰国在促进摩托车工业发展方面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及鼓励出口的政策将日益明显,泰国在东南亚乃至亚洲作为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和出口中心的地位将不断加强。据预测,泰国摩托车生产量在未来两三年内即可突破400万辆,摩托车出口所占生产量比重也将提高至50—60%。但短期内日本在泰国摩托车市场的主导地位还难以撼动。
随着泰国取消摩托车本地含量的要求,摩托车装配工厂不仅可以使用泰国本国生产的摩托车零配件,还可以自由选择国外优质价廉的配件,摩托车配件市场已开始出现多元化的激烈竞争。过去,日本公司也只从本集团的其他公司或日本供货商处购买零配件,但这种传统做法已经改变。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合理的价格,日本摩托车厂商购买零配件的渠道已拓宽,这也为其他供应商提供了商机。
为提高我摩托车企业在泰国摩托车及零配件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能力,扩大我摩托车及零配件出口,特提以下建议供国内企业参考:
(一)在对泰国摩托车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研发,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我摩托车及零配件产品的质量,打造我自主名优品牌和知识产权产品,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对泰出口。
(二)抓住泰国摩托车零配件市场自由化带来的商机,考虑逐步在泰建立完善配套的摩托车及零配件供应、销售网络及服务中心。避免以往盲目涌入却忽视质量及售后服务的情况再现。
(三)利用泰国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探讨在泰投资建立摩托车组装厂及零配件生产厂的可能性。虽然我目前尚难以在泰国摩托车市场与日本抗衡,但可以考虑先从生产摩托车部件和配件入手,待时机成熟,再组装摩托车。根据泰国投资奖励政策,组装四冲程引擎的摩托车(年生产能力不少于五万辆、必须从焊接摩托车外壳和喷色开始)及生产四冲程引擎的摩托车发动机均属政府奖励投资行业,可以在税务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同时可以利用泰国这一平台,享受东盟内部关税优惠,将我在泰生产的产品向东盟及其它国家和地区辅射,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在全球摩托车及零配件市场上的份额。
(陈桂生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