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断加大对社会-经济的投资力度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越南政府对内加强宏观指导,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对外树立积极融入世界的国际形象,努力争取外援,使国民经济每年保持高增长。2001—2004年GDP年均增长7.2%,其中,2004年增长 7.7%。2005年越南利用政府资金投资建设总的要求是:提高投资效果,反失收,反浪费,反铺张,反呆帐。2005年将筹集投资资金约180—19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16%。现将越南投资中的成绩、问题、措施及2005年投资计划简述如下:
一.成绩
1. 投资比例逐年增加。过去几年中,越社会总投资每年达150—160亿美元,年均增长15%。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占32.9%、2001年34%、2003年35.5%、2004年36.3%。在各项投资中,越政府投资始终占重要位置,每年占社会总投资都基本保持在52—53%。
2.投资重点区域正在变化。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已逐步意识到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投资转移的重要性。
3.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工业、水利、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2004年完成各项工程项目约3640个,其中,属于中央政府的项目980个,各省市项目2660个。
4.投资和建设管理机制有较大转变。在项目审批中,实行了各级审批分级制。在各项投资清查中,属于有问题需要调整的比例从2003年的27.8%下降到2004年的16.9%。
二.问题
1.投资项目规划前瞻性不够。规划与市场有一定差距,项目的规划跟不上客观发展要求,致使投资企业感到发展方向茫然,其主动性及活力均受到限制。
2.投资铺张尚未解决。多年来投资点多线长的情况尚未得到克服,造成浪费大且投资效益差。据查,在各投资项目中,财政上有违规现象的占调查数的14—19%,要求收回资金数占调查数的5—6%。
3.政府预算资金的利用效果不高。投资于受保护行业和产品的范围还不合理,比如有70%的投资都用于水利工程;政府债券、教育公债的使用迟缓;工业原料生产、加工及高科技行业中科技含量低,产品的竞争力不高。
4.对国营企业的投资效果差。越发展扶助基金称,全国现有1500个项目拖欠货款资金约7500万美元,其中,尤以远洋捕捞和甘蔗种植项目更突出。
5.三角债现象增多。基本建设债务超过国家财政预算,已严重影响到各投标者的生产和经营,致使相互占用资金和拖欠银行贷款现象不断上升。
三.措施
1.进一步改革投资管理机制。逐步克服建设投资中的封闭现象;将政府管理与经营管理相分离,并对投资建设管理中的分级制和生产管理与政府机关管理职能的分离进行改革。避免同一部门、地方在立项、审查、审批、招标、施工等环节中出现“一言堂”现象。
2.完善投资法律法规。各部、省人委会对现行法律文本、投资建设指引等进行审定和评估,及时修改、补充或制定与之相一致的法规,以便在实施中政策上下统一。重新审定尚有不同意见的大项目的投资意向和效果,并确定处置意见。越计划投资部将上报政府有关审定、决定投资项目人在审批项目中责任的意见;完善《竞标法令》关于使用劳动力的补充和修改意见并呈国会通过;制定政府资金投资项目的检查、监督规定。国家预算资金在用于经济和社会基础建设和困难地区扶助项目时要交由民选机关讨论和决定。
3.加大清查监督力度。加大清查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力度,反对铺张、浪费、失收及消极现象。积极解决基本投资中的呆坏账。大力转变ODA融资渠道和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4.改变政府债券发行办法。从2005年起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的工程和项目要有预案,工程项目有效益后方可发行债券。
5.成立国有资金投资经营统一管理机构。成立国有资金投资经营总公司,进一步有效管理国家在各企业投资资金,排除中央部门及地方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干预,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6.设立国家投资促进基金。基金来自国家财政和外国投资企业的捐助,资金将用于国家投资促进工作。
7.加强货款管理。越南国家银行主持建立企业档案,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试点,以便银行审查和决定是否提供货款。
四.2005年发展投资计划
2005年将筹集投资资金约180—19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16%,约占GDP的36.5%。其中,国内资金占68%,外资占32%。
(一)资金来源 1.政府投资资金:2005年政府投资资金占社会总投资的57%。其中,政府财政预算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22%,比2004年增长8%;政府发展投资货款资金占总投资的10%,同比增长3.5%;国企投资占总投资的19.7%,同比增长25%;2.民间和私人投资约53亿美元,占总投资的27.8%,同比增长20%;3.外国直接投资28.5亿美元;4.继续筹集10亿美元教育公债、6亿美元政府债券和41亿美元工程、城市债券等。
(二)2005年投资重点及目标 重大工程、项目要完成所定进度和目标,有的要投入使用;继续利用各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提高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力,实现生产结构的进一步转轨;尽快实施2001—2005年五年计划中重大工程项目工作,特别是电力、油气、水泥、机械、冶金、炼油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对各高等院校、科技、文化通讯等领域及扶贫工程的投资力度。
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要优先保证重点地区和行业,注重对低收入地区和欠发达省份的投资。2005年国会将继续从中央财政中补充资金给地方财政,以便各地完成全年重点工程和目标。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工程、135工程、500万公顷造林项目和其它由政府总理决定的扶助项目等。据越财政部公布,2005年越南政府财政预算约116亿美元,总支出约145亿美元,财政预算透支约25.8亿美元,占GDP的5%,从外资货款补贴透支4.7亿美元。扶贫、解决就业、人口、医疗、文化、教育培训、饮水工程等支出2.8亿美元,135工程支出1亿美元,500万造林工程支出3478万美元等。
政府货款资金 将集中用于大型项目、遇到困难和障碍的工程,特别是因原料和建材涨价需要追回投资的项目和工程。
国企投资 全年预计投入37.4亿美元(不含国企从发展扶助基金中货款的政府货款资金)。其中,越南油气总公司15.8亿美元、越南电力总公司10.8亿美元、越南钢铁总公司1.4亿美元、越南化工总公司7600万美元、越南纺织总公司5000万美元、越南煤碳总公司3800万美元等。
为保持经济增长,社会稳定,越政府每年都增加对社会-经济建设的投资,但国家财政所提供的投资资金有限,财政预算投资仅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22%。越南经济要保持年均7—8%的增长,除了广泛筹集民间资金外,同时离不开国际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近年来,越经济平稳增长,其中加大投资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越投资比例的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增长,将更有利于中越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
一.成绩
1. 投资比例逐年增加。过去几年中,越社会总投资每年达150—160亿美元,年均增长15%。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占32.9%、2001年34%、2003年35.5%、2004年36.3%。在各项投资中,越政府投资始终占重要位置,每年占社会总投资都基本保持在52—53%。
2.投资重点区域正在变化。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已逐步意识到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投资转移的重要性。
3.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工业、水利、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2004年完成各项工程项目约3640个,其中,属于中央政府的项目980个,各省市项目2660个。
4.投资和建设管理机制有较大转变。在项目审批中,实行了各级审批分级制。在各项投资清查中,属于有问题需要调整的比例从2003年的27.8%下降到2004年的16.9%。
二.问题
1.投资项目规划前瞻性不够。规划与市场有一定差距,项目的规划跟不上客观发展要求,致使投资企业感到发展方向茫然,其主动性及活力均受到限制。
2.投资铺张尚未解决。多年来投资点多线长的情况尚未得到克服,造成浪费大且投资效益差。据查,在各投资项目中,财政上有违规现象的占调查数的14—19%,要求收回资金数占调查数的5—6%。
3.政府预算资金的利用效果不高。投资于受保护行业和产品的范围还不合理,比如有70%的投资都用于水利工程;政府债券、教育公债的使用迟缓;工业原料生产、加工及高科技行业中科技含量低,产品的竞争力不高。
4.对国营企业的投资效果差。越发展扶助基金称,全国现有1500个项目拖欠货款资金约7500万美元,其中,尤以远洋捕捞和甘蔗种植项目更突出。
5.三角债现象增多。基本建设债务超过国家财政预算,已严重影响到各投标者的生产和经营,致使相互占用资金和拖欠银行贷款现象不断上升。
三.措施
1.进一步改革投资管理机制。逐步克服建设投资中的封闭现象;将政府管理与经营管理相分离,并对投资建设管理中的分级制和生产管理与政府机关管理职能的分离进行改革。避免同一部门、地方在立项、审查、审批、招标、施工等环节中出现“一言堂”现象。
2.完善投资法律法规。各部、省人委会对现行法律文本、投资建设指引等进行审定和评估,及时修改、补充或制定与之相一致的法规,以便在实施中政策上下统一。重新审定尚有不同意见的大项目的投资意向和效果,并确定处置意见。越计划投资部将上报政府有关审定、决定投资项目人在审批项目中责任的意见;完善《竞标法令》关于使用劳动力的补充和修改意见并呈国会通过;制定政府资金投资项目的检查、监督规定。国家预算资金在用于经济和社会基础建设和困难地区扶助项目时要交由民选机关讨论和决定。
3.加大清查监督力度。加大清查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力度,反对铺张、浪费、失收及消极现象。积极解决基本投资中的呆坏账。大力转变ODA融资渠道和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4.改变政府债券发行办法。从2005年起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的工程和项目要有预案,工程项目有效益后方可发行债券。
5.成立国有资金投资经营统一管理机构。成立国有资金投资经营总公司,进一步有效管理国家在各企业投资资金,排除中央部门及地方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干预,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6.设立国家投资促进基金。基金来自国家财政和外国投资企业的捐助,资金将用于国家投资促进工作。
7.加强货款管理。越南国家银行主持建立企业档案,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试点,以便银行审查和决定是否提供货款。
四.2005年发展投资计划
2005年将筹集投资资金约180—19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16%,约占GDP的36.5%。其中,国内资金占68%,外资占32%。
(一)资金来源 1.政府投资资金:2005年政府投资资金占社会总投资的57%。其中,政府财政预算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22%,比2004年增长8%;政府发展投资货款资金占总投资的10%,同比增长3.5%;国企投资占总投资的19.7%,同比增长25%;2.民间和私人投资约53亿美元,占总投资的27.8%,同比增长20%;3.外国直接投资28.5亿美元;4.继续筹集10亿美元教育公债、6亿美元政府债券和41亿美元工程、城市债券等。
(二)2005年投资重点及目标 重大工程、项目要完成所定进度和目标,有的要投入使用;继续利用各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提高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力,实现生产结构的进一步转轨;尽快实施2001—2005年五年计划中重大工程项目工作,特别是电力、油气、水泥、机械、冶金、炼油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对各高等院校、科技、文化通讯等领域及扶贫工程的投资力度。
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要优先保证重点地区和行业,注重对低收入地区和欠发达省份的投资。2005年国会将继续从中央财政中补充资金给地方财政,以便各地完成全年重点工程和目标。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工程、135工程、500万公顷造林项目和其它由政府总理决定的扶助项目等。据越财政部公布,2005年越南政府财政预算约116亿美元,总支出约145亿美元,财政预算透支约25.8亿美元,占GDP的5%,从外资货款补贴透支4.7亿美元。扶贫、解决就业、人口、医疗、文化、教育培训、饮水工程等支出2.8亿美元,135工程支出1亿美元,500万造林工程支出3478万美元等。
政府货款资金 将集中用于大型项目、遇到困难和障碍的工程,特别是因原料和建材涨价需要追回投资的项目和工程。
国企投资 全年预计投入37.4亿美元(不含国企从发展扶助基金中货款的政府货款资金)。其中,越南油气总公司15.8亿美元、越南电力总公司10.8亿美元、越南钢铁总公司1.4亿美元、越南化工总公司7600万美元、越南纺织总公司5000万美元、越南煤碳总公司3800万美元等。
为保持经济增长,社会稳定,越政府每年都增加对社会-经济建设的投资,但国家财政所提供的投资资金有限,财政预算投资仅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22%。越南经济要保持年均7—8%的增长,除了广泛筹集民间资金外,同时离不开国际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近年来,越经济平稳增长,其中加大投资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越投资比例的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增长,将更有利于中越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
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经商室
二00五年三月二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