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形势
联合国贸发会议根据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实绩和分布情况,分析了去年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形势,指出: 在经历了3 年滑坡之后,据估算2004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增长6%,达到约6,120 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流向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而流向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则进一步减少。因此,发展中国家和中欧及东欧在总流量中所占份额从2003 年的34%上升到2004 年的48%。 据估算,2004 年流向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16%,数额为3,210亿美元。这一持续下跌主要是因为东道国,尤其是比利时、德国和荷兰等公司内部贷款的巨额清偿。2003 年外国直接投资的两个主要接受国,卢森堡和西班牙在去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所减少。与此同时,联合王国和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回升。总体而言,在中期内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继续增加。这是由于全面的经济复苏、股票市场资产估价及合并和收购(并购)活动这些推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基本要素 得到改善。 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似乎带动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回升。据估算,2004年流入这些国家的资金为2,550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8%,为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每一个发展中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均有所上升。 流向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尽管起点很低,但持续两年增长,达200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对自然资源的投资,全球初级商品价格的强有力回升以及对钻石、黄金、石油、白金和钯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此提供了推动力。阿尔及利亚、安哥拉、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将获得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由于2003 年制裁的结束而大幅度增加。主要初级商品的高价位将促使跨国公司在非洲国家展开新的勘探开发项目,从而带动了持续高水平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流向亚洲及太平洋的外国直接投资约达1,660 亿美元,比 2003 年增长了55%。该区域经济表现更为强劲,政策环境更为有利,以及公司盈利加上并购活动的增加是主要的原因。中国、印度、大韩民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预计将进一步增加。然而,流向该区域的资金仍然分配不均,少数几个国家占其中的绝大部分。与2003 年相比,所有分区域的流量均有所增加。东北亚继续独占鳌头,东盟和南亚分区域紧随其后。流向中亚和西亚的资金由于石油投资的增加而上升,而流向太平洋分区域的资金只略微上升。流向拉美和加勒比的外国直接投资五年来首次在2004 年增加了37%,估计达到690 亿美元。经济形势和政治环境的改善似乎是这一回升的主因。墨西哥和巴西占区域总流入量的一半。墨西哥外国直接投资有了强劲的回升;流入巴西的资金再次上扬;流向智利的资金增加了一倍。 继2003 年流入量暂时下降到270 亿美元之后,流向中欧和东欧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04 年约达36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欧盟8个中东欧新成员国在2003年受到滑坡影响最大,预计它们将有最强劲的回升。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带动下流向东南欧的资金也在迅速增长。初步数据表明,俄罗斯联邦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达到100 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