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背景下的越南纺织业

发布日期:2005-02-03 09:47:00来源:作者:
全球纺织品配额已于2005年1月1日取消,作为非WTO成员和世界上主要纺织品出口国之一,越纺织品出口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中越两国既同为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又具有结构互补性强的特点,在该领域的竞争与合作长期并存。在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双方在纺织品出口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将面临新的形势。

  一、出口情况

  (一)概述。纺织品是越重点出口商品之一,目前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供出口。越于1993年开始出口纺织品,1996年出口额达11.5亿美元,为当年出口创汇最大宗商品,1998年至今出口额排第二,仅次于原油出口。此后出口额连年增长,年均增长23.8%,2001年出口额达20亿美元,2002年27.1亿美元,2003年达36.3亿美元。越纺织成衣市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为配额市场和非配额市场,配额市场现包括美国和土耳其。主要出口市场情况有:

  1、美国。越现为美第6大纺织品进口来源地。自2000年7月越美贸易协定签订以后一年间,越输美纺织品关税降低,金额大幅增长,达16亿美元。2003年5月,美越双方签订纺织品协定,规定美方将在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间对越输美120种纺织品中的38种实行进口配额管理,2003年配额价值约18亿美元,下一年度增长7%。2004年5月12日,美国商务部以非法转口为由将越南纺织品配额数量削减2.5%,相当于8000万美元,占配额商品总金额的4.5%。美方从2004年3月起对来自越南的CAT350和CAT650两个类别的纺织品进行突击检查,防止假产地证行为。

  2、欧盟。1992年12月15日,越欧双方签订纺织品贸易协定,1993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后,欧盟连续十年成为越纺织成衣的最大配额出口市场,占配额出口总量的80%以上,对欧出口纺织品年均增速达23%。截止2004年底,越纺织品占欧盟市场的0.95%,配额项下共29种纺织品。2004年5月1日,欧盟增加10个新成员。一方面,欧盟市场扩大,配额数量增加,有利于出口增长;另一方面,新入盟10国中有6国原无配额限制,现对越纺织品要求配额。2004年12月3日,越欧双方签署协议,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取消越南对欧出口纺织品配额。

  3、非配额市场,以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地区为主。日本是越第三大服装出口市场和最大非配额市场。自1998年以来,越对日出口服装列各国对日出口第五,主要包括和服、西裤、衬衫、运动服等。

  (二)2004年出口形势。据越贸易部估测,2004年越纺织品出口可达43-43.5亿美元,其中对各配额市场(美、欧盟、加拿大和土耳其)出口约占70%,对非配额市场出口占30%。各主要市场情况如下:

  1、美国。2004年对美出口约23.5-24亿美元,占越全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55.2%,比2003年增长21.5%。其中配额内纺织品达16亿美元,占对美出口的67%;非配额品种约7.5-8亿美元,占33%。对美出口配额内纺织品的具体情况如下:

  越对美出口25种纺织品受配额限制,出口金额达16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1亿美元。截止2005年1月4日,越完成的出口配额占越美纺织品协定规定的2004年配额总量的94%(换算成单位“打”),预计至2005年1月底将落实95-96%。其中棉质男女外衣(334/335)、棉质男女针织衬衫(338/339)、人造棉男式梭织衬衫(340/640)、泳装(359/659-S)、男女人造丝裤(647/648)这5个畅销类别均已超额完成全年配额总数的1-8.6%(超出部分为预支2005年配额);在各种自动配额中,棉质男女长裤(347/348)完成99%,约700万打,人造棉或人造丝裙(342/642)完成96.5%,人造丝针织衬衫(638/639)完成93.4%,女式衬衫(341/641)和内衣(352/652)完成80%以上,其余各类别都是数量在50万打以下的低值产品。

  2、欧盟。2004年越对欧盟出口纺织品约8亿美元,占总全国纺织品出口的18.4%,比2003年增长40%。其中配额品种约占90%,非配额品种占10%。对欧盟有29种纺织品受配额限制,其中2种配额实现比例在90%以上,分别是男风衣(CAT.15)和针织衣裤(CAT.83);6种在80%以上:合成丝(CAT.41)、毛呢衣物(CAT.5)、裤子(CAT.6)、女风衣(CAT.14)、床单(CAT.20)和劳保衣裤(CAT.76);5种在70%以上:CAT.4、CAT.13、CAT.29、CAT.39和CAT.76。

  3、加拿大。2004年对加出口完成配额总量的98.85%,其中CAT.1/3a和CAT.2a两个畅销类别的配额均已超额完成。2004年12月3日,加贸易部宣布自2005年1月1日起取消对越南纺织品的配额限制。

  4、日本。2004年对日出口纺织品约5.3-5.5亿美元,占纺织品总出口的12.6%,比2003年增长9%。

  (三)越纺织品贸易管理制度。目前,越政府针对一些热门纺织品配额类别,采取企业申请、有偿使用的办法,如对欧盟出口CAT4、5、6、7、8、15、29、31、41、76、78、97、161等。除了按各企业出口实绩发放各种热门出口配额外,还采取自动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形式。当自动出口许可证数量在第一、二季度达全年总量70%或每种商品在第三、第四季度达总量85%时,贸易部将停止签发自动出口许可证。其余配额将交给河内、胡志明市、海防及岘港的贸易厅或直接交给企业落实。2004年1月5日,越贸易部公布美14家大企业名单,越对其出口纺织品可获优先发放配额,具体有:JC PENNEY,NIKE,GAP INC,SEATTLE PACIFIC INDUSTRIES(SPI),AMERICA EAGLE OUTFITTERS,WICKED FASHION,INC/SOUTHPOLE,COLUMBIA SPORTSWEAR, MAST INDUSTRIES LTD.,THE LEVY GROUP,THE CHILDREN’S PLACE,PERRY ELLIS INT’LL,EXPRESS,TOO INC,PHILIPS VAN HEUSEN(PVH)。

  二、越产业概况   (一)企业构成。截至2000年底,越全国有纺织服装企业1165个,其中国营企业187个(纺织企业70个,服装企业117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私营企业等800个(服装企业600个,纺织企业200个);外资企业178个(合资、独资),投资总额18亿美元,主要从事纺织、印染、服装、缝纫机零配件生产。到2002年底,越有近700家成衣加工企业,其中155家国营企业,年产量为5亿件,主要以衬衫、夹克、运动衫为主。据国际纺织成衣出口商协会统计,越纺织成衣生产能力仅为泰国的16%和印尼的13.3%。越纺织服装企业共吸收劳动力160万(媒体公布最新数字为250万),占工业就业人数的25%。产值占越工业产值的9%左右,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15%。主要产品及产量为:各种纱85000吨,绸缎3亿平方米,针织品9000万件,服装4亿件。生产设备有:纱锭105万个,织布机1400台,针织机450台,缝纫机19万台。据越纺织协会,为实现在未来五年内产量增加20%的目标,越仍需要96万名纺织工人,即平均每年需新增20万名纺织工人。根据目前平均每厂600人计算,越纺织服装业将需要新建1600个新厂或车间,需要1600名经理、1600名生产经理、约3000名部门经理、5000名技师、18000名主管、18000名质量控制人员和80万名半熟练工人。现有纺织工人的年龄结构为:20岁以下占23%,21-30岁占47%,其余为30以上。知识结构为:小学文化占21%,初中占16.1%,高中占14%。从专业要求来看,有74.8%的工人技术达不到要求。目前平均工资水平为:一个熟练工人起始工资为70-80万盾/月(1美元约15700盾),各纺织企业雇员年淘汰率为19%。越国营纺织企业生产经营有关数据见下表:

  越(国营)纺织企业竞争力


  (二)主要问题。许多老的纺织服装企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出口产品附加值很低,棉花、布匹、化工材料、印染原料等大量原辅料均靠从国外进口,据越南纺织总公司数字,2003年越出口纺织品的国产化比例仅12.3%;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专业化程度低,重复投资,产品质量差;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等。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世界经济不景气,整个纺织服装行业订单萎缩,越成衣加工业的加工费被迫下调30-40%。同时,由于欧盟放松对华纺织品限制,加之越商品质量较差,而中国成衣加工费又比越低20%,越商品在欧盟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据美采购商称,越南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为28-48美元/月,远低于中国的73美元/月,但越企业生产率仅为中国企业的60%。

  三、越方发展规划

  革新开放以来,越政府十分重视纺织服装业发展,视该行业为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为适应出口需要,2001年越政府专门制定了“越南纺织服装业加速发展战略”,提出了纺织服装业今后十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为了改变当前纺织服装业落后状况,加快纺织服装业现代化建设,越南制订了“2001-2010年纺织服装业加速发展战略”,提出将越南纺织服装业发展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既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又要提高产品竞争力,稳步融入世界和地区经济。

  (二)发展思路。

  1、纺织业(含原料、纺纱、纺织、印染生产):一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大力推进纺织业发展。吸收和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投资生产。二是发展投资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三是集中财力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专业化水平高的生产设备,注重新产品的设计并逐步巩固越南纺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四是按照国际标准重组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质量得到新的飞跃,更好地满足服装业出口和国内市场需求。

  2、服装业:大力推进国营服装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在人口稠密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投资办厂;加强时装样品设计工作,改进生产和质量管理,提高生产能力,减低成本,提高越南服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扩大棉花、桑树种植面积和加强对各种原辅料、化工产品、印染原料生产的投资,逐步实现自给并取代进口。

  4、鼓励和发展,特别是外商投资纺织服装机械及零配件生产,逐步实现组装制造纺织服装机械产品。

  (三)发展规划。按照规划,越南政府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即到2010年分别在海防、北宁、新安、太平、清化、岘港、广义、平阳、龙安、同奈、芹苴等11个省市建成11个纺织服装工业园。目前,新安、平阳、岘港三个园区已在建并初具规模。

  (四)发展目标。

  1、到2005年:

  -生产:年产皮棉30000吨,粗纱60000吨,各种纱15万吨,成品绸缎8亿平方米,针织产品3亿件,服装7.8亿件。

  -出口额:40亿-50亿美元。

  -吸收劳动力:250万-300万人。

  -使国产原辅料满足出口纺织品服装需求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001-2005年所需投资总额约35万亿越盾(约23亿美元)。
  
  2、到2010年:

  -生产:年产皮棉8万吨,粗纱12万吨,各种纱30万吨,成品绸缎14亿平方米,针织产品5亿件,服装15亿件。

  -出口额:80亿-90亿美元。

  -吸收劳动力:400万-450万人。
  
  -使国产原辅料满足出口纺织品服装需求的比例达到75%以上。

  -2006-2010年阶段纺织服装业所需投资总额约30万亿越盾(约20亿美元)。到2010年棉花种植投资额约1.5万亿越盾(10亿美元)。

  资金来源包括国内自筹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ODA)、外国直接投资(FDI)。

  四、行业发展政策

  (一)越政府优先鼓励本国企业积极投资纺织服装业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政府规定,凡在规划园区内投资该领域的越国内企业,50%的资金由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年利率3%;其余50%的资金提供商业贷款,年利率5.4%,两项贷款平均年利率为4.2%。贷款期限为12年,宽限期3年。

  (二)越政府欢迎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经营方式投资越南纺织服装业。《越南外国投资法实施细则》规定,“纺织服装设备生产”、“使用劳动力500人以上”、“成衣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高级原料和辅料生产”等项目为鼓励外资领域。

  (三)除国家对投资规定的优惠政策外,不同地区和不同工业区还还可在地租、税收、收费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

  (四)越对纺织品进口采用高关税保护。目前越纺织服装进口关税为50%(MFN优惠税率),加工贸易项下进口纺织服装原材料和半成品,成衣出口时可予退税。

  五、越对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影响的反应

  (一)未来出口形势有忧有喜。越南一些业内人士和媒体把取消纺织品配额视为“洪水猛兽”,对越纺织品出口前景表示悲观。越贸易部副部长表示,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有利于WTO成员扩大纺织品出口,而越南等非WTO成员将面临不平等竞争,可能逐步丧失出口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越在Cat.347/348、Cat.638/639、Cat.338/339、Cat.647/648、Cat.340/640、Cat.352/652、Cat.301等7个热门产品的出口仍占优势,且中国出口商品有被美方采取保障措施的风险,因此越对美出口前景仍然看好。越纺织协会主席表示,2005年越纺织品出口将十分不利,但在此后几年内会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越南针织产品(Cat.338/339)的竞争力为全球最强,现为对美出口最有力的竞争者,且越南将于2005年底、2006年初加入世贸组织,也即越南最晚将于2006年获取消配额,那时越纺织品出口将面临有利条件。

  (二)对美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近年来,越对美出口纺织品的竞争力获实质性提高。据美海关数据,2001年越对美出口纺织品仅占美市场0.07%份额,列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70位,2002年升至第23位,2003年第8位,2004年第6位,占3.5%市场份额。另外,2004年越对美平均出口单价已超过中国,为对美出口价格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2001年为1.51美元/平方米,2004年上升为3.14美元/平方米。同期中国价格水平从2001年的2.96美元/平方米降至2004年的1.25美元/平方米。但随着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形势变化,越方日益关注美方可能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和特别保障措施。越方认为,越南、中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将很有可能受到美方反倾销或反补贴制裁。

  (三)担忧我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越业内人士和多数媒体认为,中国和印度等产业竞争力强的世贸成员将是取消配额制度的大赢家,也是越纺织品出口最大的竞争对手。今后,中国纺织品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成为美纺织品最大来源地。另外,越主流经济媒体于2004年底专文分析中国纺织品在越南市场的情况,反映中国纺织服装生产能力强,门类齐全,不同质量、价格的商品选择余地大,交货迅速,越南本地服装企业无法与其竞争。

  (四)越方应因措施。为适应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带来的竞争,越方已经并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有:

  1、积极争取早日加入世贸组织。越政府定下2005年入世的目标,正在努力加快入世谈判进程。越方希望入世后可享受取消纺织品配额的待遇。

  2、与有关国家谈判取消配额制度。2004年12月初,越已成功与欧盟和加拿大达成取消纺织品配额的协议。自2005年起,越对欧盟和加拿大出口纺织品将不受配额限制。

  3、促进本国企业联合,增强竞争力。由于越本地纺织服装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并以加工为主,生产能力弱,越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推动本国纺织企业实行联合,形成企业集团,优势互补,增强出口竞争力。

  4、拟建纺织服装原料市场。越虽为纺织品出口大国,但纺织服装原料缺乏,70%以上必须进口,严重制约产业发展。越政府正在考虑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组建大型纺织服装原料交易中心,以解决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原料不足的被动局面。

  5、通过贸促计划和出口补贴措施鼓励企业向非配额市场或新兴市场出口,鼓励企业出口非配额产品、新产品和自有品牌产品。

  6、指导企业加强市场开拓。越政府通过研讨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提醒出口企业重视质量和发展自有品牌,提高业务水平,防止贸易欺诈行为。

  7、加强东盟国家纺织合作。首先,东盟国家正在商讨统一原产地规则,使东盟各国生产的纺织服装具有统一原产地,增强出口竞争力。第二,东盟合作开拓纺织服装市场,例如每年3月,东盟各国联合在香港举行展销会,统一开拓出口市场。

  六、中越纺织品贸易情况

  近年来,我对越出口纺织服装产品达数亿美元,主要对越出口化纤原料、棉花等纺织原料和服装裁片等半成品用以在越加工出口,是越纺织原料和服装半成品的重要来源。据我海关统计,2004年1-10月,我对越出口棉花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出口化纤原料1.25亿美元,同比增长52%;针织物1.25亿美元,同比增长6%。几年来,我广西、上海等地企业在越投资设厂,利用国内服装半成品和越出口配额向欧美市场出口服装。

  随着我出口纺织品不再受配额限制,越南纺织品出口配额的含金量将下降,我服装通过越南向第三国出口难以维持较快增长。由于越纺织业原料缺乏这一结构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解决,预计我对越出口纺织原料将继续保持较大增幅。

  七、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扩大对越出口纺织原料。未来一段时间越仍将大量进口纺织原料,我可继续扩大出口。针对越政府拟建大型纺织原料交易中心的想法,我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应有效组织协调国内出口企业积极同越开展合作,争取利用越方新渠道继续保持对越出口优势。

  (二)加强开拓越纺织机械市场。根据“2001-2010年纺织服装业加速发展战略”,越政府将集中财力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专业化水平高的生产设备,鼓励外商投资纺织服装机械及零配件生产,逐步实现组装制造纺织服装机械产品。鉴此,应鼓励国内纺织机械企业加大力度对越出口,并对国内成熟企业到越投资纺织机械组装生产给予政策支持。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