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贸易近期发展特点
近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3223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4.66亿美元,超额实现了两国总理提出的20亿美元的目标。2001年为28.5亿美元,2002年为32.6亿美元,2003年达46.3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越南在中国外贸伙伴中列第27位。2004年头5个月,双边贸易额达23.64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其中中方出口1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进口9.56亿美元,同比增长86.1%。
中国对越主要出口商品有:成品油、纺织品、服装及附件、谷物及谷物粉等。从越进口主要商品有:原油、干鲜水果、天然橡胶和煤炭等。根据目前趋势,可望提前实现中越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05年5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
近期两国贸易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进口快速增长,出口增速放缓,贸易顺差缩小。
1、传统对越出口商品金额下降。2004年第一季度,我对越出口成品油金额同比下降34.3%,服装及附件出口同比下降78.8%,钢坯下降76.5%,摩托车散件同比下降85.8%。此外,医药品下降13.4%,塑料制品下降15.8%,蔬菜下降8.5%。工业生产原辅料或燃料类商品主要因国内需求大量增加造成出口减少,摩托车出口减少系越方替代进口政策进一步发挥效果,蔬菜等出口下降系因年初禽流感疫情爆发限制了进口需求。
2、从越进口大宗商品金额增加。第一季度,从越进口原油金额同比增长128%,煤炭同比增长193.6%,以及电子产品增长112.5%。原油贸易增长主要受国际市场价格拉动,煤炭进口量和金额同时扩大,因国内电煤需求激增,企业纷纷扩大从越进口。电子类产品进口增加说明越在该领域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
3、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长期以来,我对越贸易保持较大幅度顺差,2003年达17.2亿美元,超过了我从越进口金额,占两国进出口总额的37%。越方多次要求我采取措施减少对华逆差,以上数字说明今年以来两国贸易不平衡差距正在缩小,且自2004年1月1日起两国开始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方案以来,越水果蔬菜、水产品等税则一至八章商品(主要是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对华出口获大幅降税,出口金额将进一步扩大,加上今年以来越舆论抵制我水果进口的因素,估计今后在这一领域越方将有顺差,会进一步缓解两国整体贸易越方逆差局面。
(二)我对越出口结构初步改善。今年第一季度,我对越出口船舶8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900%,手机507万美元,同比增长235.8%,汽车和汽车底盘506万美元,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设备398万美元,同比增长86%。上述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额虽然不大,但在对越出口商品中增速很快,是近期呈现的贸易增长点。这一方面说明我机电产品逐步成熟,国内企业开始重视扩大对越出口;另一方面说明了越企业和消费者对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逐步认同和接受。
(三)应注意的问题。总的来看,两国贸易发展仍未摆脱依赖少数大宗商品的局面,今年以来贸易发展不稳定因素凸现:我对越出口成品油缩减导致对越出口增长迟滞;从越进口方面除煤炭数量和金额同时增长外其他商品对贸易增长贡献有限,包括原油也仅依靠高价位支撑,数量并未增加,商品结构仍十分单一,长期来看存在不确定因素。
(四)发展趋势。目前,越政府正在努力加入世贸组织,中越双方正在谈判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越方已开始采取贸易自由化措施,进一步开放市场。随着我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和越在关税和非关税等方面逐步降低贸易门槛,两国贸易面临十分有利条件。
2004年5月,两国总理达成了2010年实现100亿贸易额的目标。按照目前发展速度,双方将有望提前实现上述目标。 (完)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中国对越主要出口商品有:成品油、纺织品、服装及附件、谷物及谷物粉等。从越进口主要商品有:原油、干鲜水果、天然橡胶和煤炭等。根据目前趋势,可望提前实现中越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05年5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
近期两国贸易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进口快速增长,出口增速放缓,贸易顺差缩小。
1、传统对越出口商品金额下降。2004年第一季度,我对越出口成品油金额同比下降34.3%,服装及附件出口同比下降78.8%,钢坯下降76.5%,摩托车散件同比下降85.8%。此外,医药品下降13.4%,塑料制品下降15.8%,蔬菜下降8.5%。工业生产原辅料或燃料类商品主要因国内需求大量增加造成出口减少,摩托车出口减少系越方替代进口政策进一步发挥效果,蔬菜等出口下降系因年初禽流感疫情爆发限制了进口需求。
2、从越进口大宗商品金额增加。第一季度,从越进口原油金额同比增长128%,煤炭同比增长193.6%,以及电子产品增长112.5%。原油贸易增长主要受国际市场价格拉动,煤炭进口量和金额同时扩大,因国内电煤需求激增,企业纷纷扩大从越进口。电子类产品进口增加说明越在该领域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
3、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长期以来,我对越贸易保持较大幅度顺差,2003年达17.2亿美元,超过了我从越进口金额,占两国进出口总额的37%。越方多次要求我采取措施减少对华逆差,以上数字说明今年以来两国贸易不平衡差距正在缩小,且自2004年1月1日起两国开始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方案以来,越水果蔬菜、水产品等税则一至八章商品(主要是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对华出口获大幅降税,出口金额将进一步扩大,加上今年以来越舆论抵制我水果进口的因素,估计今后在这一领域越方将有顺差,会进一步缓解两国整体贸易越方逆差局面。
(二)我对越出口结构初步改善。今年第一季度,我对越出口船舶8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900%,手机507万美元,同比增长235.8%,汽车和汽车底盘506万美元,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设备398万美元,同比增长86%。上述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额虽然不大,但在对越出口商品中增速很快,是近期呈现的贸易增长点。这一方面说明我机电产品逐步成熟,国内企业开始重视扩大对越出口;另一方面说明了越企业和消费者对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逐步认同和接受。
(三)应注意的问题。总的来看,两国贸易发展仍未摆脱依赖少数大宗商品的局面,今年以来贸易发展不稳定因素凸现:我对越出口成品油缩减导致对越出口增长迟滞;从越进口方面除煤炭数量和金额同时增长外其他商品对贸易增长贡献有限,包括原油也仅依靠高价位支撑,数量并未增加,商品结构仍十分单一,长期来看存在不确定因素。
(四)发展趋势。目前,越政府正在努力加入世贸组织,中越双方正在谈判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越方已开始采取贸易自由化措施,进一步开放市场。随着我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和越在关税和非关税等方面逐步降低贸易门槛,两国贸易面临十分有利条件。
2004年5月,两国总理达成了2010年实现100亿贸易额的目标。按照目前发展速度,双方将有望提前实现上述目标。 (完)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