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主要媒体对我宏观调控措施的反应及评论

发布日期:2004-07-19 10:05:00来源:作者:
自今年我对经济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越官方和主流媒体较为关注,各主要报刊纷纷进行了报道和评论,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媒体反应。截止目前越主流媒体对我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报道或评论的主要有:越党报《人民报》先后于6月11日、12日、23日刊登常驻北京记者发回的署名文章,详细报道我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情况;越南共产党中央网站(www.cpv.org.vn)6月24日在《亚洲经济正出现起色》一文中援引IMF的观点认为今年亚洲地区经济普遍看好,只有中国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为经济降温,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降至8.5%左右;越经济学会刊物《越南经济时报》也分别于5月24日、6月4日、7月7日、7月9日发表多篇文章,对我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情况及对主要地区和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报道;越计划投资部机关报《投资报》撰文称“中国经济将软着陆”;越外交部对外经济司主办的“与国际经济接轨”网站(www.dei.gov.vn)专文分析远东各国经济形势,认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将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走向;河内市委市政府机关报《新河内报》刊登专题文章《中国为什么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对我近期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越南网”(Vietnam net)等越南综合门户网站也撰文或采访有关人士,对我宏观调控措施加以报道和分析。

  二、越上述媒体主要观点。综合越各主要媒体报道内容,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中国经济已经过热。报道援引OECD今年4月底一份报告的观点称,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实现高增长,主要原因有:采取了控制本币汇率的政策,银行利率低以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发挥了较强的活力。当中国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为经济降温时,如不采取远期预防措施则东亚地区经济将陷入混乱局面。

  (二)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各媒体普遍引用国家统计局和人民银行的具体数据认为,中国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已见效果,主要体现在今年4月份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个月减少8.8%,银行向房地产业贷款的增速明显下降,新建投资项目初步得到控制,人民币贷款增加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400亿元,外币贷款增速比上个月下降了1.4个百分点,财政运行平稳,利率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三)中国经济可以实现“软着陆”。多家媒体刊登文章称,“许多经济专家认为,中国完全可以安全地为经济降温。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挑战不比90年代中国经济过热的情况更困难。中国早日出台为经济降温的措施对防止中国和本地区各国经济发展受到长期损害有重要意义。未来几年中,中国仍将是拉动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火车头,将会帮助本地区继续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文章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8.3%,2005年将达8.2%。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四年七月十九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