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评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

发布日期:2004-04-22 16:56:00来源:作者:
《越南经济时报》报道,4月16-17日,越农业-农村发展部召开会议,对3年来贯彻落实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战略作总评价。会上,潘文凯总理评价:“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可圈可点,但农业的效率和产品质量依然落后”。

  尽管面对自然灾害、市场和资金的重重困难,但2001-2003年3年的农业生产增幅仍相对较大,超过党的九大4.8%的增长指标。林业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2001年为2.98%、2002年4.06%、2003年3.2%)。其余指标也都达到和超过所制定的指标。

  稻谷和咖啡种植规模得到比较合理的调整,调整的土地用于改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稻谷种植面积减少20万公顷,但由于效益质量的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出口数量、总值仍得到保证。奶牛、玉米、棉花等进口替代产品都增长1.5倍到2倍,橡胶、红木、胡椒、茶叶等具出口优势产品在面积和加工环节都得到发展,养殖方面,工业圈养逐渐取代传统的养殖方式。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效益由2001年每公顷153万盾上升到194盾/公顷(2003年)。农民收入增20%,贫困户比例由2000年的19.5%减少到12.5%(2003年)。农业-农村发展部在报告中指出农业已有了新的改变,注重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改变了只求数量不讲效益的耕种方式。

  报告同时指出,全国仅有占农业土地总面积5.71%(500公顷)的耕地的收入在5000万盾/公顷以上。为此,要扩大高效益耕地面积还须做大量的工作。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要更加注重规模和效果。潘文凯要求农业部门积极推动建立若干个专提供加工原料的大的种植基地,同时要关心对规划产品的投入,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业也要作重新调整。近年来,私人对农产品的投资为农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下一步大部分合作社要转为搞服务业务。5000万盾/公顷/年只是起点,现在以色列农业收入高达100000美元/公顷/年。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