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对我肉类产品对日出口的影响

发布日期:2004-04-07 09:40:00来源:作者:
1月22日,日本政府宣布时隔79年山口县阿东町一家养鸡场发生禽流感,随后颁布了《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蔓延的紧急对策》。1月下旬亚洲各国相继发生禽流感后,日本先后宣布暂停进口越南、泰国、老挝、巴基斯坦、中国、印尼等国的活禽及其加工制品。加上2003年底受疯牛病影响,日本停止进口美国牛肉,2月初东京肉类批发价格上扬,牛肉、鸡肉的市场零售价格涨幅近40%。确保食品安全和稳定供给再次成为日本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受饮食习惯影响,日本肉类消费量低于欧美国家。

  (一)日本肉类市场的基本情况。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人均肉类消费量较低,鱼贝类、鸡蛋的人均消费量较高。据日本农水省统计,2002年度日本国民人均年肉类消费量为牛肉11.7公斤,猪肉16.9公斤,鸡肉14.3公斤,其他0.6公斤,人均鸡蛋消费量为20公斤(约345个)。尽管按热量计算日本食物自给率仅为40%,但肉类的平均自给率高达56%,其中牛肉、猪肉、鸡肉的自给率为别达到36%、62%、68%,鸡蛋为96%。1997年日本培根、火腿、香肠的产量分别为75万吨、130万吨、302万吨。

  为改变在发达国家中食品自给率最低的状况,日本政府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力争在2010年肉类产量达到324万吨,平均自给率达到61%,其中牛肉、猪肉、鸡肉、鸡蛋的产量争取达到63、135、125和247万吨,自给率分别达到38%、73%、73%和98%。

  (二)鸡肉是日本主要消费肉类之一。鸡肉的特点符合当前日本社会推崇的健康、安全、价廉、美味、方便的消费观,消费量逐年上升,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

  日本鸡肉自给率高于其他肉类,进口依存度仅为30%。2002年度日本鸡肉消费量173万吨,其中进口50万吨,从泰国、巴西、中国的进口量分别为18、17和12万吨,分别占进口量的36%、34%、24%。此外,为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日本每年从泰国、中国、巴西、美国进口大量鸡腿肉块等鸡肉加工制品,供应餐饮业店铺烤鸡肉串和炸鸡排用。2003年1-11月,日本鸡腿肉块产量仅1.4万吨,而进口量则达39.9万吨,其中中国约占65%,泰国约占32%。

  二、禽流感对日本肉类消费市场的影响。

  (一)日本政府反应快速,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我国政府确认发生禽流感后不到1个小时,日本即宣布暂停进口中国产活禽及其加工制品,尤其强调对中国的措施为单纯技术性措施,对中国稍前宣布禁止进口日本产鸡肉的措施不含报复性。

  2月3日,日本农水省颁布《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蔓延的紧急对策》,拨款1万3740亿日元补贴养鸡农户及普及宣传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蔓延的知识;派专家赴山口县疫区调查感染途径,进行疫情分析,拨款7500万日元进行医学研究;要求23个流通团体将库存鸡肉投放市场,稳定市场供应,加强对市场价格的检查,严防哄抬物价行为和进口鸡肉伪装成国产鸡肉的行为;强化进口检疫,要求进口商进口羽毛等禽类产品时确认出口国为未发生禽流感国,要求出口商提供出口前90天及禽类孵化后未发生疫情的证明和饲养全过程记录。

  据日本农水省调查,美国发生疯牛病和亚洲国家爆发禽流感后,90%的日本消费者对日本食物供应感到不安,希望将食物自给率由40%提高到85%。“保障日本国民餐桌的稳定供应”在日本政府农业政策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这一方面将刺激日本加速农业结构改革,进一步提高国内农业产量,提升食品自给率。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反对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力量有可能借此要求政府制定更为严格的进口食品检疫制度。

  (二)鸡肉及其他肉类批发、零售价格上扬,价格“骨牌效应”显现。随着库存的递减,日本进口鸡腿肉批发价格急剧上涨。1月26日日日本停止进口泰国产鸡肉一周后,东京地区巴西产鸡腿肉批发价格即上涨31.6%,达500日元/公斤,中国产和已通关的泰国产鸡腿肉批发价格分别上涨31.1%和22.2%。进口价格的上涨也带动国产鸡肉价格上扬。2月6日,日本国产鸡胸脯肉批发价格225/公斤,较去年12月底上涨15%。

  据日本农畜产业振兴机构统计,2002年日本牛肉消费量93万2000吨,其中进口55万8000吨,约占60%。从美国进口的牛肉占日本进口牛肉的30%左右。日本暂停进口美国牛肉后,吉野家等以美国产牛肉为主的餐饮连锁店纷纷以猪肉盖浇饭替代牛肉盖浇饭,猪肉批发和零售价上涨。禽流感发生后,猪肉消费量和价格进一步上升。1月23日至2月4日的10天内,东京地区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上涨488日元,涨幅40%。

  (三)日本转向其他国家采购,国内市场蔬菜、鱼类的替代消费上升。鉴于自中国、泰国进口鸡肉及其加工制品渠道中断,日本各有关肉类食品生产企业、进口商社和餐饮企业相继紧急扩大国内生产,以国产替代进口,并开始扩大自美国和巴西的进口,拟开发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鸡肉,使其成为新的货源提供国。

  疯牛病和禽流感出现后,日本消费市场以蔬菜、鱼类、豆制品等替代肉类的消费一时间增多。近期中国产烤鳗批发价格上升至1600-1700日元/公斤左右,较去年底增幅10%,较去年10月份时的谷底价格上涨70%。

  (四)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安全、安心”成为日本消费者食品消费的首要条件。对于60%的食品依赖海外供应且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日本消费者和流通业者来说,美国疯牛病、亚洲各国发生的禽流感对其业已存在的高度关注海外食品安全意识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三、对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影响。

  (一)影响我农产品在日本市场地位的稳定。随着我国禽流感疫情的不断发生,日本国内“倚重中国市场风险论”的调门有所升高。日本开始转向巴西等国寻求替代货源,目前,巴西取代中国和泰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鸡肉加工品货源国,巴西有意借此机会与日本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彻底改变在日本进口鸡肉及其加工制品市场排名落后的状况,确保禽流感带来的市场机遇长期有效。此外,鸡等家禽类生长周期短,日本政府和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急速扩大国内产能,我鸡肉及家禽肉类加工品等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在日本市场面临他国和日本国产鸡肉及其加工制品的挑战。如我国禽流感疫情短期内得不到控制,我有关企业将面临失去部分日本市场的威胁并有可能波及到其他农产品对日出口。
 
  (二)日本进口检疫制度趋严,增加我农水产品进入日本市场难度。目前日本农水省正在研究有条件解除部分鸡肉加工品进口禁令,规定禽流感疫情发生国对日出口烤鸡肉串用鸡肉加工制品时,需由出口国正式提出申请,由日方派遣专家对禽流感疫情进行考察,并中方推荐的鸡肉热处理加工设施进行现场调查,确保加工设施不附带病毒及全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鸡肉制品加热温度需达到摄氏70度、1分钟以上等。

  迄今,日本对肉类、蔬菜等生鲜商品采取了标示原产地制度。加工食品中对鳗鱼加工品、鲣鱼干薄片等8种加工品实施了原产地标示制度。近日,日本农水省正在讨论自2006年起对罐头、冷冻食品等加工品的原料实施原产地标示制度,设立日本农林规格(JAS)新标准的“详细表示认证JAS”制度,要求以外国产牛肉、鸡肉为原料的日本食品加工企业公开正确的原料产地。这表明日本政府以此次禽流感为契机,扩大原产地标示制度的管理范围,强化对家禽肉在内的进口食品的检疫。这无疑将提高我国农水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门槛。

  应该指出的是,日本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迎合其国内消费者要求及对外一视同仁的一面。2003年12月,美国发生疯牛病后,日本立即停止进口美国和加拿大的牛肉,并要求美加同日本一样对所有牛只进行检查,建立生产履历管理制度。美国确认发生禽流感后,日本于2月7日晚宣布暂停进口美国产鸡肉等活禽肉及其加工制品。其次,要求日本尽快恢复鸡肉加工制品进口的呼声高涨。一是泰国等鸡肉主产国强烈要求日本恢复进口。2月4日泰国商务部长瓦塔纳指责日本无正当理由继续禁止进口泰国产鸡肉加工制品,扬言要采取报复措施。迫于压力和市场需求,日本已与泰国就恢复进口鸡肉加工制品举行了会谈。二是如果长期禁止进口将会对日本国内工薪家庭消费、餐饮业和进口商社的经营产生深刻影响。烤鸡肉串、牛肉盖浇饭等特定食品畅销多年,日本消费者早已形成固定口味,其他素材无法替代。随着库存减少,国内产量不足,日本国内肉类批发市场进口牛肉、猪肉、鸡胸脯肉、鸡腿肉的价格较去年12月大幅上涨,供应不足问题将日益突出并引发其他商品价格“搭便车”现象,影响社会秩序稳定。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