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地开展中越大米贸易
越为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2002年出口314万吨,2003年达382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5%左右,列世界第二。长期以来,两国企业间大米进出口贸易较少;近来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形势变化,我企业从越进口大米明显增加。同时,越国内产销情况和越方政策亦有变化,我应加以注意,防止对我企业从越进口大米造成不利影响。
一、当前越大米产销情况
越为传统农业国,稻米生产在越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2002年全国稻谷种植面积746.8万公顷,约占总耕地的60%,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红河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平原。越自然条件优越,全国61个省市皆可种三季稻,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稻谷单产达4.55吨/公顷,其中红河平原5.641吨/公顷,湄公河平原4.611吨/公顷。近年来,越稻米产量持续增加,2002年3410万吨,2003年达3470万吨,其中商品粮稻谷约800万吨,相当于400万吨大米。
(一)当前生产情况。今年以来,据越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统计,九龙江平原冬春季水稻产量829.8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2万吨,越全国全年粮产量可能达不到3400万吨。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今年越气候反常,不少地方出现干旱、水灾和病虫害,造成水稻单产下降,平均单产为55.9担/公顷,比2003年减少0.5担(约9%);二是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九龙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45000公顷。另据越财政部价格管理局数据,今年以来九龙江平原水稻生产成本比2003年增加79盾/公斤,最低为929盾/公斤(坚江省),最高为1133盾/公斤(前江省),冬春季稻谷价格普遍在1000-1050盾/公斤。
由于稻谷产量下降,成本增加,市场价格明显升高。据越贸易部预计,从目前至3月底,越南北部各省稻谷零售价将上涨300-400盾/公斤,达2400-2700盾/公斤。南部各省稻谷价格将同时上涨,略低于北方各省。预计3月底,南部各省稻谷价格将达1950-2150盾/公斤。
鉴此,越有关部门已向政府建议将今年九龙江平原冬春季稻谷的收购底价维持在1500盾/公斤(1美元约合16000盾,下同),以鼓励种粮者的积极性。并应加强国家储备以平稳市场价格和应付紧急情况。
(二)出口形势。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分析,今年上半年可用于出口的商品粮稻谷500万吨,相当于250万吨大米,全年大米出口约为330万-350万吨。今年越出口大米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其中香米比例增加,特产米比例比去年提高20-30%。截止目前,越企业已对外签订大米出口合同150万吨,主要有:古巴40万吨,伊拉克29万吨,马来西亚12万吨。
据越粮食协会统计,今年2月份大米出口实际交货22.6万吨,金额45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满足不了出口需求,一方面是上一年的储备大米基本用完,新米要到3月份以后才能上市。预计3月份将交货40万-45万吨。协会建议越企业在6月前暂缓对外签订大米出口合同,已签订的合同应暂缓执行,防止新米上市时形成抢购风潮,造成市场波动。
二、近期中越大米进出口情况
今年初以来,我企业从越进口大米明显增加,主要通过两国边境地区进行。据越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报告,2月份每天至少有200吨大米通过越南芒街口岸出口至中国广西。另据悉,目前越对华出口主要由越北部商人从南部稻米产区直接收购后以1000至2000吨的小船经海路现货出口,越贸易部估计3月份可对华出口25万吨左右。
据越刊报道,通过边境地区对华出口大米加剧了越国内大米货源紧张局面,进一步推动了米价上涨。例如,2月底越南产5%大米FOB(西贡)价为207-208USD/吨,3月上旬已涨到215USD/吨。25%米也从198USD/吨涨到200USD/吨。另外,近来越刊大量报道中国2004年将大量进口大米,并将增加从越进口大米,也促使米价进一步上涨。
三、越方政策
为稳定大米市场、维护出口秩序,越政府常务副总理阮晋勇于3月初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在摸清上半年可出口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大米出口价格有计划地进行出口调控,一方面防止目前青黄不接时过度出口造成市场波动;一方面洞察未来出口价格变化,伺机出口多创外汇。阮还指出,为使今后几个月的大米出口调控工作更加主动,粮食协会要与各会员商定交易和签订大米出口合同中如何互相配合,既要有效的履行已签订的大米合同,又要符合当前的实际要求。目前,可暂停签订2004年6月前交货的大米出口合同,并形成决议通知协会各成员贯彻实施,统一行动。阮晋勇副总理要求财政部、贸易部等职能机关紧密配合北方各省人民委员会加强检查,按政府总理关于管理与毗邻国家开展跨境贸易货物的252/2003/QD-TTg号决定的规定,对边贸出口大米依法足额征税。
四、目前对越开展大米贸易的建议
2004年全球大米出口总量将比2003年减少200万吨,约2470万吨,短期内国际大米价格可望进一步提高。同时,今年我大米供求存在缺口,需增加进口。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一)扩大从越进口。长期以来,越方多次要求中方增加进口大米等农产品,现根据国内大米供求现状和国际市场价格未来趋势,可考虑适时扩大从越进口,既可缓解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又可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二)鼓励开展正规贸易。两国大米贸易现以边境地区为主,规模不大,仍处于自发阶段,越方对此相当重视。由于目前越大米供应出现暂时紧张的局面,为避免越方不必要的疑虑,似可鼓励两国大公司、大企业签订交易合同,同时减少边境零散进口,促使两国大米贸易走上正规轨道。
(三)严格防范经营风险。根据越方目前大米供应特点,企业在交易中应注意控制风险,在选择合作伙伴、商谈价格、交货期、付款等方面严格把关,尽量避免越方拖延交货、质量不符等情况的发生。
越主要大米贸易商情况如下,供参考。
1、越南南方粮食总公司
SOUTHERN FOOD CORPORATION (VINAFOOD2)
Add: 42 Chu Manh Trinh, Quan 1, TP. Ho Chi Minh
Tel: (848) 8230243/8292342 Fax: (848)8292344
总经理:杨氏玉潮(女)(Duong Thi Ngoc Trieu)
2、越南北方粮食总公司
NORTHERN FOOD CORPORATION (VINAFOOD1)
Add: 6 Ngo Quyen, Hanoi
Tel: (844) 8257069 Fax: (844) 8267948
Email: ktdnlt@fpt.vn
总经理:高氏好(女)(Cao Thi Hao)
一、当前越大米产销情况
越为传统农业国,稻米生产在越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2002年全国稻谷种植面积746.8万公顷,约占总耕地的60%,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红河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平原。越自然条件优越,全国61个省市皆可种三季稻,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稻谷单产达4.55吨/公顷,其中红河平原5.641吨/公顷,湄公河平原4.611吨/公顷。近年来,越稻米产量持续增加,2002年3410万吨,2003年达3470万吨,其中商品粮稻谷约800万吨,相当于400万吨大米。
(一)当前生产情况。今年以来,据越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统计,九龙江平原冬春季水稻产量829.8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2万吨,越全国全年粮产量可能达不到3400万吨。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今年越气候反常,不少地方出现干旱、水灾和病虫害,造成水稻单产下降,平均单产为55.9担/公顷,比2003年减少0.5担(约9%);二是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九龙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45000公顷。另据越财政部价格管理局数据,今年以来九龙江平原水稻生产成本比2003年增加79盾/公斤,最低为929盾/公斤(坚江省),最高为1133盾/公斤(前江省),冬春季稻谷价格普遍在1000-1050盾/公斤。
由于稻谷产量下降,成本增加,市场价格明显升高。据越贸易部预计,从目前至3月底,越南北部各省稻谷零售价将上涨300-400盾/公斤,达2400-2700盾/公斤。南部各省稻谷价格将同时上涨,略低于北方各省。预计3月底,南部各省稻谷价格将达1950-2150盾/公斤。
鉴此,越有关部门已向政府建议将今年九龙江平原冬春季稻谷的收购底价维持在1500盾/公斤(1美元约合16000盾,下同),以鼓励种粮者的积极性。并应加强国家储备以平稳市场价格和应付紧急情况。
(二)出口形势。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分析,今年上半年可用于出口的商品粮稻谷500万吨,相当于250万吨大米,全年大米出口约为330万-350万吨。今年越出口大米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其中香米比例增加,特产米比例比去年提高20-30%。截止目前,越企业已对外签订大米出口合同150万吨,主要有:古巴40万吨,伊拉克29万吨,马来西亚12万吨。
据越粮食协会统计,今年2月份大米出口实际交货22.6万吨,金额45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满足不了出口需求,一方面是上一年的储备大米基本用完,新米要到3月份以后才能上市。预计3月份将交货40万-45万吨。协会建议越企业在6月前暂缓对外签订大米出口合同,已签订的合同应暂缓执行,防止新米上市时形成抢购风潮,造成市场波动。
二、近期中越大米进出口情况
今年初以来,我企业从越进口大米明显增加,主要通过两国边境地区进行。据越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报告,2月份每天至少有200吨大米通过越南芒街口岸出口至中国广西。另据悉,目前越对华出口主要由越北部商人从南部稻米产区直接收购后以1000至2000吨的小船经海路现货出口,越贸易部估计3月份可对华出口25万吨左右。
据越刊报道,通过边境地区对华出口大米加剧了越国内大米货源紧张局面,进一步推动了米价上涨。例如,2月底越南产5%大米FOB(西贡)价为207-208USD/吨,3月上旬已涨到215USD/吨。25%米也从198USD/吨涨到200USD/吨。另外,近来越刊大量报道中国2004年将大量进口大米,并将增加从越进口大米,也促使米价进一步上涨。
三、越方政策
为稳定大米市场、维护出口秩序,越政府常务副总理阮晋勇于3月初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在摸清上半年可出口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大米出口价格有计划地进行出口调控,一方面防止目前青黄不接时过度出口造成市场波动;一方面洞察未来出口价格变化,伺机出口多创外汇。阮还指出,为使今后几个月的大米出口调控工作更加主动,粮食协会要与各会员商定交易和签订大米出口合同中如何互相配合,既要有效的履行已签订的大米合同,又要符合当前的实际要求。目前,可暂停签订2004年6月前交货的大米出口合同,并形成决议通知协会各成员贯彻实施,统一行动。阮晋勇副总理要求财政部、贸易部等职能机关紧密配合北方各省人民委员会加强检查,按政府总理关于管理与毗邻国家开展跨境贸易货物的252/2003/QD-TTg号决定的规定,对边贸出口大米依法足额征税。
四、目前对越开展大米贸易的建议
2004年全球大米出口总量将比2003年减少200万吨,约2470万吨,短期内国际大米价格可望进一步提高。同时,今年我大米供求存在缺口,需增加进口。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一)扩大从越进口。长期以来,越方多次要求中方增加进口大米等农产品,现根据国内大米供求现状和国际市场价格未来趋势,可考虑适时扩大从越进口,既可缓解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又可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二)鼓励开展正规贸易。两国大米贸易现以边境地区为主,规模不大,仍处于自发阶段,越方对此相当重视。由于目前越大米供应出现暂时紧张的局面,为避免越方不必要的疑虑,似可鼓励两国大公司、大企业签订交易合同,同时减少边境零散进口,促使两国大米贸易走上正规轨道。
(三)严格防范经营风险。根据越方目前大米供应特点,企业在交易中应注意控制风险,在选择合作伙伴、商谈价格、交货期、付款等方面严格把关,尽量避免越方拖延交货、质量不符等情况的发生。
越主要大米贸易商情况如下,供参考。
1、越南南方粮食总公司
SOUTHERN FOOD CORPORATION (VINAFOOD2)
Add: 42 Chu Manh Trinh, Quan 1, TP. Ho Chi Minh
Tel: (848) 8230243/8292342 Fax: (848)8292344
总经理:杨氏玉潮(女)(Duong Thi Ngoc Trieu)
2、越南北方粮食总公司
NORTHERN FOOD CORPORATION (VINAFOOD1)
Add: 6 Ngo Quyen, Hanoi
Tel: (844) 8257069 Fax: (844) 8267948
Email: ktdnlt@fpt.vn
总经理:高氏好(女)(Cao Thi Hao)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