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农业研修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发布日期:2004-02-05 14:13:00来源:作者:
一、日本接受农业研修生的背景

  (一)日本农业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日本的儿童总数呈连年下降趋势。2003年4月1日,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1%,连续22年呈现“少子化”倾向。而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2002年高达18.5%。“少子高龄化”社会问题已经对日本经济产生了直接的冲击效应,其中农业受到的冲击最为深刻,突出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据日本农水省2002年进行的“农业结构动态调查”,2002年日本的农家人口为989.8万人,比1995年减少了17.8%,比1990年减少了42.8%。其中65岁以上的农业人口,1990年为345.3万人,占农业人口比例的20%,2002年为297.8万人,比例高达30.1%。农业人口锐减,老龄人口激增是1990年代以来日本农村人口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

  据同一机构调查,2002年日本农业就业人口为375.1万人,比1995年的414万人减少了9.4%,比1990年的565.3万人减少了33.7%。其中的65岁以上就业人口1990年为202.1万人,占就业人数的35.8%,2002年人数达到207.8万,比例则高达55.4%。“后继乏人”是日本21世纪坚持“粮食自给、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农村”方针的最大挑战。

  (二)日本的农业政策指针

  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对农业格外重视、尊重、保护的价值观念,尽管日本早已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但农业产业仍在日本经济基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地位。1999年7月16日,日本实施修改后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该基本法作为21世纪日本实施食物、农业、农村政策的基本指针,其基本方针是要实现1、确保食物的稳定供给;2、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振兴农村。不难看出,尽管日本农业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实问题,但政府的方针仍是坚持不让农业最终变成“夕阳产业”。

  (三)日本农业对雇佣劳动力的依存状况

  日本经济高增长时期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以及后来的农村城市化进程,非农业产业向农村渗透、延伸,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出现多元化、扩大化趋势。农业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劳动,跨行业的兼业劳动现象对原有的劳动补充体系造成直接冲击。

  近年,随着农业经营企业和大规模农家的形成,对雇佣常年劳动力出现增加趋势。据农水省1996年的调查,从事农业经营的经济实体中,雇佣常年劳动力的“大规模农家”有87.7%,“法人农家”有89.7%,农家以外的经济体有78%。在畜产农业方面,进入1990年代后,由于劳动力不足,造成日本全国的畜产经营处于停滞和缩小生产规模的局面。据日本中央酪农会议1996年3月所做的“酪农全国基础调查”,脱离畜产经营的农户中,62.6%的农户是因为老龄化和没有接班人,计划5年内退出畜产经营的农户中,59.6%的农户回答是没有接班人和劳动强度过重。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日本农业产业对雇佣劳动力依赖程度加深,确保劳动力的正常供给成为困扰日本农业今后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中日农业研修合作现状

  (一)农业研修合作的总体情况

  日本政府于1994年允许农业领域开展研修合作,但当时只有花卉种植、养鸡和养猪,研修不能转为技能实习。2000年3月,这项禁令取消,外国研修生可转入为期两年的技能实习。从2002年2月1日起,蔬菜栽培和奶牛饲养两种作业追加为可接受研修生的业种,目前农业领域共有上述5种作业向外国研修生开放,并全部作业可申请转入为期两年的技能实习。

  我国从1994年开始向日本派遣农业研修生,经过几年的努力,中日在农业领域的研修合作发展较快,无论在人数还是增幅都保持突出优势。据日本农水省2001年度对农业领域接受外国研修生状况的调查,2001年度从事种植农业(花卉、农作物种植,蔬菜栽培)的76%、1460人,从事畜产农业(养猪、养鸡、牧场酪农)的74%、280人为中国研修生。当年从事农业研修的中国研修生人数占中国研修生派遣总数的6.5%。

  (二)农业研修生的研修生活

  据了解,农业研修生的研修、生活情况基本令人满意。一方面,由于我研修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对日本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容易适应,且研修内容、学习的技术对研修生以后的发展多有帮助,因而受到研修生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农业研修生的研修形式多以农家为单位,生活上与日本家庭保持近距离,农民特有的纯朴有助于消除彼此因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隔膜,增进相互的理解与信任。

  (三)农业研修生的接受机构

  目前日本农业领域接受外国研修生的组织机构有个地方农协,获得特别许可的地方中小企业事业协同组合和农村基层互助协同组织。据JITCO统计,2001年接受外国研修生的农协组织已达到83个,占接受团体总数的9%。

  三、中日研修合作的前景展望

  (一)研修生成为雇佣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日本自1994年对国际劳务研修合作开放农业领域以来,外国研修生已成为日本农业经济体、农家获取劳动力的重要的来源之一。据日本农水省的统计,1994年日本接受外国农业研修生1800人,1999年外国研修生人数达到3309人,6年增长了84%。应国内研修生雇佣团体、农家确保雇佣掌握一定技能研修生的强烈吁求,日本法务省分别于2000年3月和2002年2月对种植农业和畜产农业的5种作业实施技能评价制度,年轻力壮、勤劳好学的外国研修生深受农户的欢迎。据JITCO统计,2002年转为技能实习的农业研修生达到753人,比上年增长95%。

  (二)日本农业将保持对研修生的长期需求

  据日本农水省的调查,1995年受雇于日本农家和农业经营体,雇佣期超过一年以上的雇佣劳动力超过9万人。在对雇佣劳动力的满意程度进行的调查显示,对雇佣劳动力回答“满意”的只有4成,回答“不满意”的大规模农家有31.4%,法人农家有34.2%,农业经营体有38.4%。回答不满意的主要是指“劳动力的能力、技能未达到要求”,“人数得不到满足”,“年龄偏高”。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研修生基本能满足需求者的条件。

  另据日本酪农helper(短工、帮手)全国协会2002年8月对酪农利用helper的事态调查,全国范围申请利用helper的组合达到383个,参加的农户达到28,205户,需求人数达到2599人,其中专人helper为1222人。由于酪农helper的作业劳动强度较高,不适合妇女和老年人从事,因此,向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农村派遣研修生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随着日本农村人口结构的日趋老化,农家、农业经营体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和需求势必呈增加趋势。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将对有关法规进行调整,进一步扩大对外国研修生的开放程度,以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日扩大农业领域的研修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