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建材行业

发布日期:2003-11-01 09:17:00来源:作者:
随着越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建材一直保持旺盛需求。但因工业基础较差,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一)水泥

  1、简况

  革新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越南水泥快速发展,全国水泥产量由1990年的460多万吨增加到目前的近1800万吨。特别是近年来,越南积极引进外资,越丹麦、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合资设立水泥厂或进行技术合作,使国内水泥设计和技术的总体水平大幅提高。当前,越南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大型水泥厂有8家,最大的为黄石水泥厂,年产约220万吨。此外,还有约40家立窑水泥厂,总产约300万吨。

  2、发展战略

  越南从1999年开始酝酿全国水泥发展总体规划。经过两年多的考虑,2002年底,越南总理批准了越南至2010年水泥发展规划及至2020年发展方向。根据此发展战略,越南将在2015年左右建立起现代化水泥工业,主要分三步实施:1、2003-2005年投资28.78亿美元,兴建17座水泥厂,将水泥产量提高到2200万吨;2、2006-2010年投资14亿美元,兴建7座水泥厂,总产量提高到4980万吨,达到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3、2011-2015年投资3.7亿美元,实现水泥总产量6280万吨,实现水泥出口。

  越南水泥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如下:

  (1)关于总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左右,使国内水泥工业能够充分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并实现部分出口。力争在2020年左右,将越南水泥工业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技术、能充分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强大的工业部门。

  (2)关于投资:通过国内集资和多样化投资等形式发展水泥生产。新建投资项目须由国家总公司控股。在贫困地区投资设厂,由国家出资建设工厂以外的基础设施工程。政府提供优惠贷款投资生产和加工水泥机械设备项目。一些已投产的合资水泥生产项目,若扩大投资,须增加越方法定资金,保持越方持股40%以上。

  (3)关于设备工艺: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国际先进工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料、燃料、电能;大力鼓励在国内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并保证产品质量和环保符合国内和国际标准。

  (4)关于生产规模和功率:优先投资年产功率100万吨以上的水泥厂,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水泥功率,以满足国内对水泥的需求。

  (5)关于各行业之间的配合:在水泥设计、设备制造、工艺和零部件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冶金、信息、自动化等各领域的能力,以便迅速增加国产化比例。政府从财政上支持购买设计、制造生产水泥机械设备的先进工艺,以替代进口。年产100万吨水泥厂和年产50万吨水泥研磨站规模以下的项目,由业主直接交由国内有能力的机械总公司担任总承包,负责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和提供成套设备。投资大型水泥生产项目,国产设备须达到总重量的60%和合同额的30%。

  (6)水泥生产的技术指标:自2010年起,国内各水泥生产项目在燃料、原料、电能、物耗、废气排放浓度、噪音强度、自动化程度、设备国产化比例、劳动生产率和水泥品种多样化程度等方面必须达到先进指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与本地区和世界各国水泥产品进行竞争。具体指标为:每公斤水泥熟料热能损耗:730大卡(Kcal);每吨水泥电能损耗:95千瓦时(Kwh);废气粉尘排放度:每标准立方米:50毫克(Mg)。

  3、至2020年越南水泥生产需求量和预计产量

  表一:2002至2005年越南水泥生产需量和预计产量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销售增幅(%)     20     15     14      13
  市场需求(百万吨)  19.70   22.60    25.70     29.10
  预计产量(百万吨)  16.00   17.80    18.80     22.00

  表二:2006至2015年和2020年越南水泥需量和产量
  年份    销售增幅(%)   市场需求(百万吨)  预计产量(百万吨)
  2006      12        32.60        27.95
  2007      12        36.50        35.30
  2008      10        40.10        42.05
  2009      10        44.20        47.60
  2010      10        48.60        49.80
  2015     5.0-8.0     63.00-65.00       62.80
  2020     2.5-3.0     68.00-70.00

  (二)浮法玻璃

  目前越有三家较大的平板玻璃工厂。一家是直属于越南玻璃陶瓷总公司(VIGLACERA)的答桥玻璃厂,位于越南北部北宁省,系原苏联援助建设的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于1990年投产,规模为日熔化量80T/天,产量折合2毫米玻璃40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2至6毫米的白色透明玻璃。另一家是VIGLACERA与NSG-TOMEN合资建设的500吨/天浮法玻璃生产线(VFG),位于河内附近,也是越首条浮法玻璃生产线,VIGLACERA入股30%,日本NSG-TOMEN控股70%。该生产线的设计年产量为280万平方米(2毫米),产品种类有白色透明玻璃和本体着色彩色玻璃,产品厚度为2至12毫米。该线于1999年5月3日投产,1999年6月1日正式出产品。同年,生产能力达70-80%,6个月后达设计能力。生产结果报告显示2000年上半年无存货,客户随时等待提货,缺货现象严重。第三个玻璃厂是由VIGLACERA投资、中国CMEC和凯盛国际工程公司承包建设的,已于2002年1月1日正式点火,目前已生产出2毫米、3毫米、4.5毫米、5毫米、8毫米、10毫米和12毫米的白色透明玻璃,产量达300吨/天以上。
  
  目前各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
     需求地      需求量(T)     比例(%)
    南部和中部     379.62         67
    1、VFG厂      285.78         75
    2、答桥厂      53.40         14
    3、进口       40.44         11
    北 部       185.56         33
    合 计       565.18         100
  
  关于市场价格,2002年底,VFG厂4.5毫米白玻出厂价为46千盾(约合3美元),市场零售价为47-48千盾。目前VFG60%的产品在越国内市场销售。5毫米白玻市场零售价为61-70千盾。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