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半年越南经济形势综述及下半年展望
今年上半年,越南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一季度增6.88%,二季度增6.92%)。其中,农林渔业增3.5%,工业增15.7%,服务业增6.38%,出口增32.6%,国家财政收入增9.5%。投资、出口、消费仍是该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伊拉克战争特别是突如其来SARS疫情使越南受到不小冲击,由于处理较好,越南成为WHO最早从SARS疫区解除的国家,减少了消极影响,保障了经济持续发展。上半年越南经济呈现以下特点:社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生产保持高增长,出口势头旺盛,扩大内需成效显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市场供给比较充足,物价相对稳定,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存在的困难和隐忧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机制转变缓慢,企业竞争力差,SARS对经济的影响,为实施AFTA削减关税带来的冲击。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上半年越总体经济形势表现良好,我室现将各领域情况综述如下:
农林渔业保持稳定发展,同比增长3.5%。粮食生产虽受旱情影响,但仍获得丰收。水产品、橡胶、茶叶、咖啡、菜果、肉、蛋、奶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产品出口增加,创汇13亿美元。特别是水产品已成为主力出口产品,增长17.2%,出口创汇12亿美元。目前越南继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扶植经济效益好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出口创汇,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工业产继续保持高增长,产值达1483110亿越盾(约合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年计划50%。其中,国有企业增11.5%(中央直属企业11%,地方企业12%),非国有企业增18.5%,外资企业增13.7%。在各省市中,南部重点经济区的平阳省增长最快,增幅达35.2%,其次为:河内市31%,同奈省17.7%,胡志明市15.9%。上半年工业产品和日用品供应充足,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销售顺畅。增幅较大的工业产品有: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达1040万吨,增23%、柴油机89.4%、成衣62.8%、纺织品37.1%、电力17%、煤炭28%、服装25.3%、肥皂16.%、水泥30%、砖瓦24.2%、钢材30%、变压器39.5%、电扇64.8%、彩电36.3%、汽车40.6%、摩托车30.4%等。越南各类民营企业继续成为促进该国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截止今年6月底,新注册的股份企业、私营企业已超过四万家。
存在主要问题是,面对融入AFTA带来削减关税的挑战,越南一些地方和工业部门感到准备不足,压力大;企业机制转变迟缓,管理水平低。另外,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尚缺少高质名牌产品,加上设备老化,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差。
服务业同比增长6.38%。国内消费旺盛,扩大内需见成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商品零售总额1489050亿越盾(约合97亿美元),增长10.3%。受SARS影响,上半年旅游业遭到较大冲击,接待国外游客仅有107万人次,饭店出租率低于50%,损失近5亿美元。预计下半年旅游业将恢复。邮电、通讯、银行等服务业水平继续有所改进,通讯和互联网价格下调,有利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国家财政收入完成预算51.6%,共计638060亿越盾(约合42亿美元),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同比增9.5%。财政支出714800亿越盾(约合47亿美元),增14%。越政府力争全年财政收入突破预算5%,达1500000亿越盾(约合97亿美元)。上半年,越商业银行贷款继续增加,较好地保证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
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总额达217.25亿美元,其中出口97.75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进口121.5亿美元,增长38.5%,贸易逆差为23.7亿美元。出口方面,外资企业出口28.7亿美元(不含油气),增41.8%。各主力出口产品均增长:原油874万吨,增4.6%,金额近20亿美元,增35.7%;纺织品17.45亿美元,增6.4%;鞋类11.34亿美元,增25%;水产品12亿美元,增17.2%;大米239万吨,增54.1%,金额4.57亿美元,增36.4%;咖啡36.1万吨,减少6%,金额2.52亿美元,增75.5%;手工艺品1.8亿美元,增8.7%。蔬果、胡椒、花生、茶叶等出口不太理想。上半年越南全国已有10种出口产品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分别是:原油、纺织品与成衣、水产、大米、木器制品、咖啡、手工艺品、电脑与配件、橡胶等。另外有七种出口商品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有:电线与电缆、胡椒、电子配件、煤炭、蔬果、塑料制品、自行车及配件等。以上产品占越南出口总额83.4%。
进口方面,外资企业占进口总额的56.5%。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1、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扬,如上半年,越进口成品油493.6万吨,金额12.16亿美元,数量减少0.1%,但金额增加30.2%。2、机械设备进口大幅增加,金额达23.74亿美元,同比增49.3%(2000年全年进口为24.82亿美元,2001年27亿美元,2002年37亿美元),说明越南企业设备更新速度在加快。7月1日起越南对东盟各国下调700多种进口关税,平均关税降到20%,预计下半年进口还会增加。
社会总投资1006175亿越盾(约合65.3亿美元),实现年计划49%。社会投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一些大项目将陆续上马,将刺激经济持续发展。吸引外资方面,新批准外资项目271个,合同金额7.2亿美元,同比增长52%;追加投资的老项目204个,金额4.62亿美元。引进外资总额达11.82亿美元(去年全年合同外资金额仅有1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投资到位金额(含油气项目)12.5亿美元,同比增19%,其中工业和建筑业领域的投资到位金额占78%。上述数据表明,外国投资已止跌回升。截止6月底,在越南的有效外资项目共4005个,合同金额394亿美元,到位金额230亿美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62万个。上半年投资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台湾1.24亿美元、韩国9600万美元、香港7300万美元、中国4700万美元、新加坡3200万美元、美国2800万美元,日本对越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目前越吸引外资仍存在不少问题,硬件方面,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堵塞严重,经营成本高;软件方面,政策法规透明度低,可操作性差,申请手续繁琐,加上官僚腐败掺杂其中,投资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农林渔业保持稳定发展,同比增长3.5%。粮食生产虽受旱情影响,但仍获得丰收。水产品、橡胶、茶叶、咖啡、菜果、肉、蛋、奶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产品出口增加,创汇13亿美元。特别是水产品已成为主力出口产品,增长17.2%,出口创汇12亿美元。目前越南继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扶植经济效益好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出口创汇,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工业产继续保持高增长,产值达1483110亿越盾(约合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年计划50%。其中,国有企业增11.5%(中央直属企业11%,地方企业12%),非国有企业增18.5%,外资企业增13.7%。在各省市中,南部重点经济区的平阳省增长最快,增幅达35.2%,其次为:河内市31%,同奈省17.7%,胡志明市15.9%。上半年工业产品和日用品供应充足,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销售顺畅。增幅较大的工业产品有: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达1040万吨,增23%、柴油机89.4%、成衣62.8%、纺织品37.1%、电力17%、煤炭28%、服装25.3%、肥皂16.%、水泥30%、砖瓦24.2%、钢材30%、变压器39.5%、电扇64.8%、彩电36.3%、汽车40.6%、摩托车30.4%等。越南各类民营企业继续成为促进该国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截止今年6月底,新注册的股份企业、私营企业已超过四万家。
存在主要问题是,面对融入AFTA带来削减关税的挑战,越南一些地方和工业部门感到准备不足,压力大;企业机制转变迟缓,管理水平低。另外,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尚缺少高质名牌产品,加上设备老化,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差。
服务业同比增长6.38%。国内消费旺盛,扩大内需见成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商品零售总额1489050亿越盾(约合97亿美元),增长10.3%。受SARS影响,上半年旅游业遭到较大冲击,接待国外游客仅有107万人次,饭店出租率低于50%,损失近5亿美元。预计下半年旅游业将恢复。邮电、通讯、银行等服务业水平继续有所改进,通讯和互联网价格下调,有利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国家财政收入完成预算51.6%,共计638060亿越盾(约合42亿美元),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同比增9.5%。财政支出714800亿越盾(约合47亿美元),增14%。越政府力争全年财政收入突破预算5%,达1500000亿越盾(约合97亿美元)。上半年,越商业银行贷款继续增加,较好地保证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
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总额达217.25亿美元,其中出口97.75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进口121.5亿美元,增长38.5%,贸易逆差为23.7亿美元。出口方面,外资企业出口28.7亿美元(不含油气),增41.8%。各主力出口产品均增长:原油874万吨,增4.6%,金额近20亿美元,增35.7%;纺织品17.45亿美元,增6.4%;鞋类11.34亿美元,增25%;水产品12亿美元,增17.2%;大米239万吨,增54.1%,金额4.57亿美元,增36.4%;咖啡36.1万吨,减少6%,金额2.52亿美元,增75.5%;手工艺品1.8亿美元,增8.7%。蔬果、胡椒、花生、茶叶等出口不太理想。上半年越南全国已有10种出口产品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分别是:原油、纺织品与成衣、水产、大米、木器制品、咖啡、手工艺品、电脑与配件、橡胶等。另外有七种出口商品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有:电线与电缆、胡椒、电子配件、煤炭、蔬果、塑料制品、自行车及配件等。以上产品占越南出口总额83.4%。
进口方面,外资企业占进口总额的56.5%。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1、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扬,如上半年,越进口成品油493.6万吨,金额12.16亿美元,数量减少0.1%,但金额增加30.2%。2、机械设备进口大幅增加,金额达23.74亿美元,同比增49.3%(2000年全年进口为24.82亿美元,2001年27亿美元,2002年37亿美元),说明越南企业设备更新速度在加快。7月1日起越南对东盟各国下调700多种进口关税,平均关税降到20%,预计下半年进口还会增加。
社会总投资1006175亿越盾(约合65.3亿美元),实现年计划49%。社会投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一些大项目将陆续上马,将刺激经济持续发展。吸引外资方面,新批准外资项目271个,合同金额7.2亿美元,同比增长52%;追加投资的老项目204个,金额4.62亿美元。引进外资总额达11.82亿美元(去年全年合同外资金额仅有1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投资到位金额(含油气项目)12.5亿美元,同比增19%,其中工业和建筑业领域的投资到位金额占78%。上述数据表明,外国投资已止跌回升。截止6月底,在越南的有效外资项目共4005个,合同金额394亿美元,到位金额230亿美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62万个。上半年投资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台湾1.24亿美元、韩国9600万美元、香港7300万美元、中国4700万美元、新加坡3200万美元、美国2800万美元,日本对越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目前越吸引外资仍存在不少问题,硬件方面,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堵塞严重,经营成本高;软件方面,政策法规透明度低,可操作性差,申请手续繁琐,加上官僚腐败掺杂其中,投资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