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共同体对莱索托的影响与作用

发布日期:2003-06-02 08:33:00来源:作者: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简称南共体,英文简称SADC)的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会议,签署了有关建立南共体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决定改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共同体的宗旨是在平等、互利和均衡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型经济,打破关税壁垒,促进相互贸易和投资,实行人员、货物和劳务的自由往来,逐步统一关税和货币,最终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
 
  1996年6月28日,南共体的政治、防务以及安全机构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正式成立,使共同体的作用扩大到了防务领域。1998年,在莱索托因大选而发生政治动乱的时候,南共体的维和部队发挥了具大作用。近年来,因艾滋病问题的严重性,也被列入南共体关注的问题。今年6月,南共体有关艾滋病问题的首脑会议,将于莱索托我援建的国家会议中心内召开。我援建的会议中心,为莱索托召开SADC等国际会议,提供了良好场所,帮助莱索托提升了在SADC国家中的形象。

  近年来,经过南共体成员国的共同努力,南共体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迄今已有共同利用河流水源、能源、打击贩毒、运输通讯及气象、贸易等方面的协议获得通过生效。

  南共体现有14个成员国: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金)、津巴布韦、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塞舌尔、斯威士兰、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其中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还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英文简称SACU)的成员国。这14个成员国国土总面积927万余平方公里,约占全非面积的28%。总人口2亿,约占全非人口的25%。莱索托人口为220万人,占1.1%。

  南共体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使SADC国家间商品、资金、技术与劳动力的流动更自由,市场进一步扩大,给作为成员国之一的莱索托带来了机会与挑战。南共体一直是莱索托最大的出口与进口贸易伙伴。

  南共体自由贸易协定从2000年9月1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从而启动了南共体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协定规定,各成员国将分3个步骤削减关税:约60%的贸易产品将在计划启动第一年全部减免关税;纺织品、服装、汽车、皮革制品等非敏感性贸易产品的关税将在2008年之前削减为零(这两项合计占全部贸易产品的85%);在2012年前将最终完成减免食糖、牛肉和鱼产品等敏感性产品的关税,进而建立南部非洲自由贸易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南共体还将取消外汇管制,并有可能在本地区实行单一货币体制。 在1986年,莱索托已与南非、斯威士兰签订了三方货币协定,成立了共同货币区(CMA),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也成为CMA成员国,这四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但币值都与南非兰特等值。

  以下是莱索托1998年-2000年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来自莱索托中央银行。因当地资料有限,目前还没有2000年以后的统计资料。 1998年至2000年莱索托进口统计(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1998年至2000年,莱索托从南共体国家的进口一直保持在全部进口的85%以上。因莱索托自己的工业落后,无法自给自足,经济严重依赖进口,进口的产品从日用消费品到工业品,无所不包。莱索托从亚洲的进口在增长,主要是因为其从2000年开始享受美国《非洲机会与增长法案AGOA》资格,其纺织制衣业所需原料主要来源于亚洲。南共体14个成员国中除安哥拉、津巴布韦外有12个国家都享受《非洲机会与增长法案AGOA》一期的资格待遇,即只要是在非洲生产的纺织品,不论原料来自何地,出口美国免关税及配额。除南非外,包括莱索托在内的SACU的其他4国,还获得了美国AGOA第二期的特别优惠待遇。

1998年至2000年莱索托出口统计(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莱索托资源不甚丰富,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服装、农副产品、羊毛、马海毛等。从2003年起,莱索托重新开始钻石的生产与出口,其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的三年规划目标是钻石产值要达到9293万美元。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到莱索托的产品大部分都出口到了SADC国家。另自2000年10月享受《非洲机会与增长法案AGOA》的资格待遇以后,莱索托对美国的出口剧增,已连续两年成为撒哈拉以南国家对美出口纺织品第一位的国家。

  在南共体自由贸易协定中,有一条最有争议的关于特定原产地的规则,对莱索托的对外贸易造成了极大影响,阻碍了莱索托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好地融合。所谓特定原产地规则,是指:如果货物从某一成员国直接发到另一成员国交易,该货物必须满足如下中的一个条件,1.货物完全产自成员国,如制成品在成员国的工厂里生产,则所有原料来自成员国区域;2.若其所用原料全部或部分从成员国以外进口,则该产品所用进口原材料的CIF价值不超过生产所需总材料成本的60%,或者生产过程中新增价值至少占该产品出厂价的35%;3.对进口原材料加工生产以后,其最终产品的税则编码标头与进口原材料的标头不同。

  莱索托目前纺织业所需原料全部依赖进口,其产成品销售到SADC国家市场或美国等其他国际市场。为了达到原产地的要求,生产所需的进口原料至少要经过两个生产程序即两次转换,才能使其原产地变成莱索托,这样制成的产品才能在SADC成员国销售。这些生产程序,加大了制造商的成本,成本的加大,意味着产品价格的提高,而产品价格的提高,造成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下降。为了降低成本,和符合AGOA关于莱索托在2004年后向美国出口服装的原料,须来自于撒哈拉以南地区或美国的要求,促使莱索托要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寻找原料供应商或是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这给莱索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今年,非洲第一大联盟东南非洲共同市场(COMESA)与南共同体将推动区域性关税保证计划(RGBS),该计划将统一COMESA与SADC两集团间的关税,并免除集团间的运输交通等税收。莱索托虽不是COMESA的成员国,但莱索托已承诺与其他的SACU成员国降低同样的关税。

驻莱索托使馆经商处
2003年6月2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