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经济概况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从事农牧业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主要农产品有咖啡、稻米、甘蔗、木薯、香草和丁香等。该国有良好的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牧业以养牛为主,在南部和西南部的半干旱地区也非常适合小型反刍动物和鸵鸟的饲养。农牧业产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收入的70%左右。
马达加斯加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海虾、龙虾、海参、金枪鱼以及其他经济型鱼类。虾的出口创收位居马达加斯加出口收入的第二位。另外,在诺西贝(Nosy Be)、马任加( Mahajanga)、木伦达瓦(Morondava)等地区还建有四个大型水产养殖基地。
马达加斯加还拥有极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外贸出口收入的10%来自于矿产品的出口。许多矿藏储量已经探明,主要有铬矿、石墨、铝钒土、云母、宝石、石英等。
全国森林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木材约600多万立方米,较为著名的木种有红木和香木等。近年来,由于大量地采伐林木,部分林区已出现荒化,政府已采取措施限制森林的过度砍伐。
旅游业方面,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条件,马达加斯加拥有极大的旅游资源。五千余公里的海岸线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丽景观,世界上70%的狐猴生活在岛上,一千多种兰科植物争奇斗艳,146处国家公园和历史建筑受到保护。另外,马达加斯加岛的四周散落着诸多岛屿,西北部的诺西贝岛和东部的圣马里岛犹如两颗镶嵌在大海中的珍珠吸引着许多爱好海水浴的游客在这里驻足。旅游业现已逐渐成为马达加斯加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马达加斯加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没有支柱产业。除有部分按定单开采矿石外,主要以轻工、加工业为主。目前建有石油炼油厂、木材、造纸、农产品和渔业产品加工等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在马国工业企业中占的比重较大,其产品包括食油、罐头、面粉、糖、木薯粉、肉食及鱼类。近年来,以针、纺织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外销免税区企业发展迅速。
在基础设施方面,马达加斯加已拥有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各主要城市都有了数字化通讯中心并实现了卫星联网,与国外的电话通讯实现了自动化。目前在马达加斯加从事移动电话业务的有TELECEL、MADACOM、ANTARIS三家公司,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在马达加斯加各大城市人们已能使用手机与世界各地直接通话。全国公路网总里程25500公里,除部分连接各省的国道为沥青路外(5500公里),其余大部分为土石路。马达加斯加共有六个国际远洋港口,主要承担对印度洋地区、欧洲和亚洲的贸易远洋运输业务。全国还有3个国际机场,目前有"马达加斯加航空公司"(AIR MADAGASCAR)、"TAM"公司,另外法国航空公司、毛里求斯航空公司和南非航空公司等也在马达加斯加从事客、货运业务。
在金融领域,马达加斯加有六家商业银行和一个金融机构,其中包括:1、马达加斯加工业发展(里昂信贷)银行(BNI-Crédit Lyonnais : Banque National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Industriel),已归并里昂信贷集团,为一家专业投资、贸易银行;2、马达加斯加印度洋银行(BMOI : Banque Malgache de l'Océan Indien),创建于1989年,为巴黎国家银行的分支银行;3、联合商业银行(UCB : Union Commercial Bank),该银行为毛里求斯商业银行和南非渣打银行及其他股东联合组建的股份制银行;4、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国家银行(S.B.M.: State Bank Mauritius);5、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银行(BTM/BOA : Banque Nationale Malgach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agricole),已进行了私有化改造,现为非洲银行控制;6、BFV银行和南方投资银行体投资公司。马达加斯加中央银行负有国家的重大金融货币政策的导向之责。1994年5月,马达加斯加为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对马国货币实行浮动制度,成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 MID : Marché interbancaire des devises),负责核定每天马法郎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比价。
马达加斯加市场的商品结构主要以中、低档为主,但也不乏对高档次商品的需求。由于地处岛国,产品的辐射能力较差。市场所需商品主要包括:机械仪器、石油和化工产品、运输工具、金属材料、纺织原料、药品、粮食及其他轻工产品。许多生产、生活资料均需进口。主要贸易出口国:法国41%、美国19%、德国13%、日本6%;主要贸易进口国:法国34%、中国6%、日本5%、新加坡4%(1999年统计)。
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将马达加斯加列入45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倒数第13位。80%的马达加斯加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年来,政府对外实行了全方位的务实外交政策,努力寻求国外的各种援助和减免对外债务。对内努力改善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鼓励经济多样化,逐步实现国营企业私有化,调整和完善治理经济和同贫困作斗争的方针政策,加大治理力度,扭转经济的颓势。为此,马达加斯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发展本国经济的改革措施,推行国民经济自由化,政府职能与经济生产相分离。这些政策的执行在各经济领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实施制度改革以净化经济环境的努力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尤其是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衡,通货膨胀得到进一步的控制,人均收入得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PIB)的增长率由1997年的3.6%提高到1998年的3.9%,到了2000年则达到4.8%。
从总体上来看,刺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加强了公共投资计划的落实管理和采取了鼓励消费的政策。其中公共投资总量增加了11.3% ,而居民消费的增长率达到5.9%。
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二产业作为最具竞争力的部门,其经济增长率2000年达到了11%。"国家35000套住房计划"的启动和房屋建筑及公共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执行大大加快了金属工业和木材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和饮料工业由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刺激同样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分别增长了6.7%、11.2%、12.6% 。
纺织工业基于生产能力的不足,并受到国内需求疲软和国外纺织产品非法进入的影响和冲击,呈负增长的趋势,1997年-0.25%,1998年-5.5%。而与此状况相反的是,国外纺织品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得益于美国的"AGOA"法案的实施,纺织品的出口数量增加了约30%,究其原因在于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劳动力成本不高。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马达加斯加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论是房屋建筑及公共工程,还是旅游、电信和运输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2000年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1%。
在第一产业中,尽管畜牧饲养和渔业(5.3%)、林业(7%)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进步,然而农业生产则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经济增长。2000年该产业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2%。
因此,马达加斯加政府意识到只有尽可能地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减少贫困,才能摆脱落后贫穷的状况,为此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中、长期政策。积极推行机构改革,开源节流,鼓励投资,尤其是国外的直接投资,以此获得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适应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政府决定通过清理整顿国家财政,加强国营部门的管理,在确保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1)、加快政府职能的改变,进一步推动国营企业的私有化进程;
(2)、改善经济的内、外竞争力;
(3)、确保财政收入的合理配置;
(4)、尽可能地将贫困人口纳入社会福利保障的范围;
(5)、在遵守国家法律,保证行政部门负责有效的运行前提下,实施良好有序的管理;
(6)、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确保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在制订发展私营经济政策措施方面,政府给予了相当宽厚的优惠条件,制订了详细的结构改革规划。
在货币政策制订和金融部门改革方面,马达加斯加政府本着稳定物价的原则,依靠马达加斯加中央银行,密切关注其国外资产流向和货币流通量以控制国内资产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银行利率根据市场的供求实行浮动,中央银行为鼓励长期储蓄,降低了定期储蓄的金额系数,由30%变为5%,中央银行只有在为了实现官方外汇总储备金的即定目标和减缓汇率短期变动的情况下才能出面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为了实现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增长率,马达加斯加政府将进一步谋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技术援助,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预算机构的运作,银行监管和制度规章的完善以及金融部门的重组和现代化。在财政预算方面,借助于双方的技术援助合作,尤其加强税收政策和税收、海关等政府部门的领导。世界银行也在诸如私有化、保健、教育、金融、债务、安全、土地改革和司法等多领域里为马达加斯加提供了援助,并支持马达加斯加政府在某些经济领域实行许可证制度的改革,如捕鱼和矿产开采。
马达加斯加政府为了充分地开发本国的人力资源,早在1997年就批准通过了"改善教育和培训的国家规划",计划在1998年-2003年的五年时间里,尽快地普及小学教育,完善职业培训和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加强和改善初中教育,使高等教育现代化。
马达加斯加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沉重的外债负担使得它在经济振兴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国外援助资金。1999年外债总额29.26亿美元。而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以来,马达加斯加的外债额达到43.59亿美元(按照1$=6500Fmg马法郎的比价计算)。为此,马达加斯加政府在鼓励发展本国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还在努力寻求外国的馈赠和援助以及债务的减免,政府许诺不再签定新的外资借贷协议,尤其是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借贷。并且,政府有意维持现有的外汇交易和贸易体系,免去对在正常国际交易中的付款和转让的一些限制。
马达加斯加已参加的国际或区域性贸易组织:
1、 世界贸易组织(OMC)
2、 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
3、 印度洋委员会(COI)
4、 洛美协定、科托努协定
除此之外,马达加斯加也是美国"最惠国待遇总协定"的成员国,是美国"非洲法案"的首批受益国。
马达加斯加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海虾、龙虾、海参、金枪鱼以及其他经济型鱼类。虾的出口创收位居马达加斯加出口收入的第二位。另外,在诺西贝(Nosy Be)、马任加( Mahajanga)、木伦达瓦(Morondava)等地区还建有四个大型水产养殖基地。
马达加斯加还拥有极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外贸出口收入的10%来自于矿产品的出口。许多矿藏储量已经探明,主要有铬矿、石墨、铝钒土、云母、宝石、石英等。
全国森林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木材约600多万立方米,较为著名的木种有红木和香木等。近年来,由于大量地采伐林木,部分林区已出现荒化,政府已采取措施限制森林的过度砍伐。
旅游业方面,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条件,马达加斯加拥有极大的旅游资源。五千余公里的海岸线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丽景观,世界上70%的狐猴生活在岛上,一千多种兰科植物争奇斗艳,146处国家公园和历史建筑受到保护。另外,马达加斯加岛的四周散落着诸多岛屿,西北部的诺西贝岛和东部的圣马里岛犹如两颗镶嵌在大海中的珍珠吸引着许多爱好海水浴的游客在这里驻足。旅游业现已逐渐成为马达加斯加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马达加斯加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没有支柱产业。除有部分按定单开采矿石外,主要以轻工、加工业为主。目前建有石油炼油厂、木材、造纸、农产品和渔业产品加工等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在马国工业企业中占的比重较大,其产品包括食油、罐头、面粉、糖、木薯粉、肉食及鱼类。近年来,以针、纺织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外销免税区企业发展迅速。
在基础设施方面,马达加斯加已拥有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各主要城市都有了数字化通讯中心并实现了卫星联网,与国外的电话通讯实现了自动化。目前在马达加斯加从事移动电话业务的有TELECEL、MADACOM、ANTARIS三家公司,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在马达加斯加各大城市人们已能使用手机与世界各地直接通话。全国公路网总里程25500公里,除部分连接各省的国道为沥青路外(5500公里),其余大部分为土石路。马达加斯加共有六个国际远洋港口,主要承担对印度洋地区、欧洲和亚洲的贸易远洋运输业务。全国还有3个国际机场,目前有"马达加斯加航空公司"(AIR MADAGASCAR)、"TAM"公司,另外法国航空公司、毛里求斯航空公司和南非航空公司等也在马达加斯加从事客、货运业务。
在金融领域,马达加斯加有六家商业银行和一个金融机构,其中包括:1、马达加斯加工业发展(里昂信贷)银行(BNI-Crédit Lyonnais : Banque National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Industriel),已归并里昂信贷集团,为一家专业投资、贸易银行;2、马达加斯加印度洋银行(BMOI : Banque Malgache de l'Océan Indien),创建于1989年,为巴黎国家银行的分支银行;3、联合商业银行(UCB : Union Commercial Bank),该银行为毛里求斯商业银行和南非渣打银行及其他股东联合组建的股份制银行;4、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国家银行(S.B.M.: State Bank Mauritius);5、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银行(BTM/BOA : Banque Nationale Malgach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agricole),已进行了私有化改造,现为非洲银行控制;6、BFV银行和南方投资银行体投资公司。马达加斯加中央银行负有国家的重大金融货币政策的导向之责。1994年5月,马达加斯加为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对马国货币实行浮动制度,成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 MID : Marché interbancaire des devises),负责核定每天马法郎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比价。
马达加斯加市场的商品结构主要以中、低档为主,但也不乏对高档次商品的需求。由于地处岛国,产品的辐射能力较差。市场所需商品主要包括:机械仪器、石油和化工产品、运输工具、金属材料、纺织原料、药品、粮食及其他轻工产品。许多生产、生活资料均需进口。主要贸易出口国:法国41%、美国19%、德国13%、日本6%;主要贸易进口国:法国34%、中国6%、日本5%、新加坡4%(1999年统计)。
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将马达加斯加列入45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倒数第13位。80%的马达加斯加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年来,政府对外实行了全方位的务实外交政策,努力寻求国外的各种援助和减免对外债务。对内努力改善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鼓励经济多样化,逐步实现国营企业私有化,调整和完善治理经济和同贫困作斗争的方针政策,加大治理力度,扭转经济的颓势。为此,马达加斯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发展本国经济的改革措施,推行国民经济自由化,政府职能与经济生产相分离。这些政策的执行在各经济领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实施制度改革以净化经济环境的努力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尤其是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衡,通货膨胀得到进一步的控制,人均收入得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PIB)的增长率由1997年的3.6%提高到1998年的3.9%,到了2000年则达到4.8%。
从总体上来看,刺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加强了公共投资计划的落实管理和采取了鼓励消费的政策。其中公共投资总量增加了11.3% ,而居民消费的增长率达到5.9%。
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二产业作为最具竞争力的部门,其经济增长率2000年达到了11%。"国家35000套住房计划"的启动和房屋建筑及公共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执行大大加快了金属工业和木材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和饮料工业由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刺激同样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分别增长了6.7%、11.2%、12.6% 。
纺织工业基于生产能力的不足,并受到国内需求疲软和国外纺织产品非法进入的影响和冲击,呈负增长的趋势,1997年-0.25%,1998年-5.5%。而与此状况相反的是,国外纺织品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得益于美国的"AGOA"法案的实施,纺织品的出口数量增加了约30%,究其原因在于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劳动力成本不高。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马达加斯加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论是房屋建筑及公共工程,还是旅游、电信和运输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2000年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1%。
在第一产业中,尽管畜牧饲养和渔业(5.3%)、林业(7%)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进步,然而农业生产则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经济增长。2000年该产业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2%。
因此,马达加斯加政府意识到只有尽可能地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减少贫困,才能摆脱落后贫穷的状况,为此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中、长期政策。积极推行机构改革,开源节流,鼓励投资,尤其是国外的直接投资,以此获得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适应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政府决定通过清理整顿国家财政,加强国营部门的管理,在确保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1)、加快政府职能的改变,进一步推动国营企业的私有化进程;
(2)、改善经济的内、外竞争力;
(3)、确保财政收入的合理配置;
(4)、尽可能地将贫困人口纳入社会福利保障的范围;
(5)、在遵守国家法律,保证行政部门负责有效的运行前提下,实施良好有序的管理;
(6)、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确保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在制订发展私营经济政策措施方面,政府给予了相当宽厚的优惠条件,制订了详细的结构改革规划。
在货币政策制订和金融部门改革方面,马达加斯加政府本着稳定物价的原则,依靠马达加斯加中央银行,密切关注其国外资产流向和货币流通量以控制国内资产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银行利率根据市场的供求实行浮动,中央银行为鼓励长期储蓄,降低了定期储蓄的金额系数,由30%变为5%,中央银行只有在为了实现官方外汇总储备金的即定目标和减缓汇率短期变动的情况下才能出面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为了实现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增长率,马达加斯加政府将进一步谋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技术援助,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预算机构的运作,银行监管和制度规章的完善以及金融部门的重组和现代化。在财政预算方面,借助于双方的技术援助合作,尤其加强税收政策和税收、海关等政府部门的领导。世界银行也在诸如私有化、保健、教育、金融、债务、安全、土地改革和司法等多领域里为马达加斯加提供了援助,并支持马达加斯加政府在某些经济领域实行许可证制度的改革,如捕鱼和矿产开采。
马达加斯加政府为了充分地开发本国的人力资源,早在1997年就批准通过了"改善教育和培训的国家规划",计划在1998年-2003年的五年时间里,尽快地普及小学教育,完善职业培训和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加强和改善初中教育,使高等教育现代化。
马达加斯加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沉重的外债负担使得它在经济振兴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国外援助资金。1999年外债总额29.26亿美元。而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以来,马达加斯加的外债额达到43.59亿美元(按照1$=6500Fmg马法郎的比价计算)。为此,马达加斯加政府在鼓励发展本国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还在努力寻求外国的馈赠和援助以及债务的减免,政府许诺不再签定新的外资借贷协议,尤其是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借贷。并且,政府有意维持现有的外汇交易和贸易体系,免去对在正常国际交易中的付款和转让的一些限制。
马达加斯加已参加的国际或区域性贸易组织:
1、 世界贸易组织(OMC)
2、 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
3、 印度洋委员会(COI)
4、 洛美协定、科托努协定
除此之外,马达加斯加也是美国"最惠国待遇总协定"的成员国,是美国"非洲法案"的首批受益国。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